软件升级6.0简介 | 绿建设计评价软件 V6.0 试用版 |
绿建设计评价软件 V6.0 正式版 |
新标准申报格式文本1 |
新标准申报格式文本2 |
会员专区 | 绿建条文 | 绿建清单 | 视频列表 | 下载中心 | 绿建产品 | 绿建学院 | 绿建服务 | 购买指南 |
-
步入现实的中国碳排放权交易面临哪些挑战?
时间:2013-08-06 14:02:43 作者:www.gbwindows.cn 来源:经济参考报 阅读:1079内容摘要:导读:2012年初,中国在上海、北京、天津、重庆、湖北、广东和深圳市启动7省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今年6月,深圳碳排放权交易率先在全国上线运行。7月,杭州市政府发布《杭州市能源消费过程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天津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获得市政府批准,进入操作实施...导读:2012年初,中国在上海、北京、天津、重庆、湖北、广东和深圳市启动7省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今年6月,深圳碳排放权交易率先在全国上线运行。7月,杭州市政府发布《杭州市能源消费过程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天津市碳排放权交易<点工作实施方案》获得市政府批准,进入操作实施阶段。随着试点工作的深入,中国碳交易市场将会如何发展?在发展过程中面临哪些挑战?碳交易的深入将对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产生多大影响?记者为此专访了国家应对气候战略中心综合部副主任邹晶。“十二五”期间,中国确定了“单位GDP能耗下降16%、碳强度下降17%”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尝试逐步建1碳排放交易市场,探索运用市场机制来实现节能减排。2012年初,中国在上海、北京、天津、重庆、湖北、广东和深圳市启动7省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今年6月,深圳碳排放权交易率先在全国上线运行。7月,杭州市政府发布《杭州市能源消费过程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天津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获得市政府批准,进入操作实施阶段。随着试点工作的深入,中国碳交易市场将会如何发展?在发展过程中面临哪些挑战?碳交易的深入将对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产生多大影响?记者为此专访了国家应对气候战略中心综合部副主任邹晶。
记者:我国已有7个省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目前进展如何?
邹晶:这7个省市的人口和GDP分别占到全国的18%和30%,量还是很大的。7个y市的试点工作不是齐头并进的,表现最好的可能是深圳。作为中国第一个正式运行的强制碳交易市场,深圳市在6月18日首日共完成8笔交易,成交21112吨配额,最低成交价为每吨28元,最高成交价为每吨32元。目前,深圳已将635家工业企业纳入碳交易市场中。按计划目标,在2013-2015年,这635家单位获得配额总量合计约1亿吨,到2015年这些企业平均碳强度比2010年下降32%。北京、天津、上海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试点工作。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重庆和湖北的试点工作要缓慢一些。
根据国家发改委确定的区域碳交易市场试点建设日程表规定,7省市试点城市将在2013年底以前正式开始碳交易。
记者:就像您说的,7省市的GDP、发展水平及工业构成都不一样,目前它们碳排放权的实施方案各有什么特点?
邹晶:确实是各有各的特点。如北京和深圳是两个比较发达的城市,经济水平高,以服务产业,第三产业为主,相对来说它的终端排放源比较分散,工业类的比较少。天津、上海、广东的工业水平比较高,工业排放源就比较多,相对来说也比较集中。
但是它们都遵循一个原则,即按地方的“十二五”规划碳排放强度的目标来制订各自的排放总量。
记者:现在碳排放权的交易完全是自愿的吗?目前进行碳排放权交易的主要是哪些行业?
邹晶:碳排放权交易,是指通过设计碳排放总量,明确参与企业、行业范围,对碳排放权指标进行“配额”分配的交易方式,从而达n节能减排、控制温室气体的目标。在碳排放权的交易中,在达到环境容量不超标的情况下,政府要评估出当地最大排放物的排放量,并将其分成若干排放份额,然后进行交易。
根据法律规定,交易市场的排放者可以自主自愿地进行买卖,但不能超出地方的评估总量,这种交易制度也叫做上限贸易制度。
综合各地情况看,相对比较多的是电力、热力、钢铁、陶瓷、石化、化工、纺织、有色、塑料、造纸、油气开采等工业类的;还有些属于非工业类的,如航空、港口、机场、铁路、金融、宾馆及大型公共建筑等排放量也是比较大的。
目前大概就分成这两类,今后随着技术的完善,排放量的进一步增加,我们可能还会做一些调整。
记者:最近国务院出了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其中一条提到要节能减排。您觉得下一步会把碳排放权的交易范围扩大吗?
邹晶:目前相关部门和研究机构的观点归纳起来大概有两种。一种观点认为应该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另一种观点认为不应该扩展范围,而是要对7个省市的情况进行评估,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在7个省市之间做联网交易,为2015年全国联网做一些铺垫。
手机扫一扫,访问该文章
- 相关文章
-
-
03-19《深圳市绿色建筑适用技术与产品推广目录(2019版)》入选技术与产品名单公告
-
03-19《深圳市绿色建筑适用技术与产品推广目录(2019版)》入选技术与产品名单公告
-
03-06《深圳市绿色建筑适用技术与产品推广目录(2019版)》入选技术与产品名单公告
-
02-19公告|线上受理天津市绿色建筑申报,确保服务零延迟
-
11-18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关于征求《深圳市建筑工程信息模型设计交付标准(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
-
11-18超高层建筑工艺和建设能力居世界前列
-
10-08深圳全面取消图审!一线城市示范全国,强调终身责任
-
09-04深圳市建设科技促进中心关于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相关工作的通知
-
新闻资讯
本栏最新更新
-
01-21海绵城市:贯彻“景观+海绵”理念!来看融合自然生态美学的“高颜值”海绵景观》
-
01-20《绿色低碳住宅标准》正式实施
-
01-18立法引航,多措并举,推动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
-
01-17打造零碳城市的5个维度22个措施:《零碳城市手册》解读(附全文下载)
-
01-16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三部门:进一步扩大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 促进建筑品质提升政策实施范围
-
11-12美丽上海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新建居住建筑超低能耗比例超过50%
-
11-10绿·碳·慧 | 一图读懂 | 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实施方案
-
11-09“负碳”关键技术有哪些?
-
11-04《美丽上海三年行动计划》发布:新建居住建筑超低能耗比例超过50%
-
11-03黎民绿建:低碳技术创新 缔造绿色建筑未来
本栏推荐
阅读排行
通信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汽车博物馆东路1号诺德中心2期6号楼1201 邮编:100070 网站合作:QQ:1658253059 电话: 13693161205 18501126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