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升级6.0简介 | 绿建设计评价软件 V6.0 试用版 |
绿建设计评价软件 V6.0 正式版 |
新标准申报格式文本1 |
新标准申报格式文本2 |
会员专区 | 绿建条文 | 绿建清单 | 视频列表 | 下载中心 | 绿建产品 | 绿建学院 | 绿建服务 | 购买指南 |
-
林波荣:绿色建筑需落实到设计院
时间:2013-08-26 12:11:28 作者:绿建之窗 来源:网络媒体 阅读:1215内容摘要:“绿色建筑的发展不能仅仅停留在科研单位或者高校之中,而应该落实到设计院。”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林波荣在最近举办的中国绿色建筑产业专家论坛上表示,在性能导向成为绿色建筑发展趋势时,发展绿色建筑不能仅仅依靠绿色建筑评价体系,而是必须从建筑设计源头抓起,开展新〕獭⑿录际鹾投嘧ㄒ敌同的...“绿色建筑的发展不能仅仅停留在科研单位或者高校之中,而应该落实到设计院。”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林波荣在最近举办的中国绿色建筑产业专家论坛上表示,在性能导向成为绿色建筑发展趋势时,发展绿色建筑不能仅仅依靠e色建筑评价体系,而是必须从建筑设计源头抓起,开展新流程、新技术和多专业协同的研究,推进理论与技术创新。
建筑节能40%来自设计
在中央、地方各级政策和市场推动下,我国绿色建筑在未来5~10年将出现“井喷”发展,如何在快速发展情况下提高绿色建筑质量,值得行业思考。
“我认为,在发展绿色建筑过程中,设计也应该敢于尝试。”林波荣表示,包括一些新流程、新技术、多专业的协调,不同阶段的落实。
根据国际能源机构(IEA ANN)所做的“模拟走向应用”的研究结果显示,建筑节能40%以上的潜力,来自于建筑方案初期的规划设计阶段;另外,比利时权威专家Pieter de Wilde通过对67座建筑的调研,发现在所应用的303项绿色建筑技术中,57%的技术措施需要在规划设计和方案设计阶段中落实。
“因此,必须重视优化设计,这是绿色建筑实现性能优化的关键环节。林波荣表示,优化设计是现阶段绿色建筑快速发展中保证质量的着眼点。以设计师设计一栋绿色建筑的规划草图为例,在设计之初,设计师应该考虑建筑的平面布置、相关信息的整理、建筑群的布局,然后通过模拟等优化手段完善设计方案,到了单体建筑设计时加上技术手段支撑,再进一ㄍ晟品桨福直到进入施工图阶段。
就绿色建筑的发展需要设计单位作为主力来推进,林波荣直言“基于设计院模式的绿色建筑流程标准化”非常值得研究。据了解,该模式包括不同的时间段,比如投标阶段、方案阶段、初步设计阶段与施工图阶段都有一个目标设想,接着考虑相关条件的输入与整合,然后是考虑输出什么,相关专业如何协作,最后考虑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什么样的工具来完成。
另外,上述设计也不局限于二维设计。林波荣提出了构建“基于绿色建筑优化指标和3D性能化设计的流程标准化思路”。基于3D的设计平台,需要切实考虑如何从设计角度推进绿色建筑性能,不能事无巨细一把抓。
设计与技术集成
在绿色建筑发展过程中,除了优化设计,林波荣也在研究设计与创新技术的集成。“集成不是简单的技术拼接与堆砌,我觉得应该将主动式或者被动式的技术作为建筑设计元素与建筑艺术相结合。”
对此,林波荣在建筑形体、空间、表皮做了三个层次的探索。在形体方面,林波荣认为,不论是美国的LEED项目,还是国内绿色建筑标识项目,在设计时都做了大量模拟与优化工作,但重点都是在建筑总成本上精雕细琢,并没有真正实现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我们可以尝试在设计之初以能耗为目标来选择适宜的技术,来达成设计与艺术的平衡。”
针对建筑空间,林波荣提出:“如果从性能优先角度考虑,建筑中庭一定要大吗?这又是一个艺术与技术平衡的问题。”从自然采光和通风角度,对建筑内部中庭进行优化,改变中庭形体尺寸和位置。另外,建筑表皮遮阳方式,需要通过不同立面的太阳辐射值模拟,确立各立面的最佳遮阳方式。
在性能导向成为绿色建筑发展趋势背景下,林波荣表示,设计也应该敢于做尝试。
手机扫一扫,访问该文章
- 相关文章
-
-
02-08家居消费需求加速释放,1608家企业参展中国成都建博会布局中西部市场
-
12-232022中国(江西)国际建筑工业化及装配式建筑展览会
-
12-20全面布局2022中国成都建博会宣传与观众组织,助力展商抢跑2022 ——针对有效观众的组织和推广,才是专业展会的硬实力!
-
12-152022第十四届中国(广州)国际集成住宅产业化博览会暨建筑工业化产品与设备展
-
11-242022中国(成都)装配式建筑及建筑新材料展“从有到优”的升级发展万亿产业集群正在形成
-
11-22第九届中国-亚欧建筑建材博览会
-
11-182022中国国际超低能耗建筑产业展览会-双碳新引擎 能耗超低 建筑变绿
-
11-16工业节能降碳技术设备厂家 共聚2022中国国际低碳产业博览会
-
新闻资讯
本栏最新更新
-
12-05【纪要】丁春亚:绿色健康意识对行业的重要性
-
09-12关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9(修编版)增量成本的一些浅谈
-
09-03高端住宅领域进行LEED/WELL认证的价值
-
08-08专家解读丨锚定减排目标 构筑制度体系 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迈入新阶段
-
05-23圣洁防水董事长杜昕:丙纶卷材守护者!
-
04-28建筑设计大师徐敏皓:让绿色成为建筑的“底色”
-
04-15【观点】从多城公积金加持“绿建”,看绿色建筑行业发展
-
03-27碳源原居五恒科技系统何以越来越吃香——采访绿建领域多面手曹璇
-
01-24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吴景山:我国建筑行业节能降碳已进入“存量与增量并重”阶段
-
11-07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专访超高层及绿色建筑专家顾洪平
本栏推荐
阅读排行
通信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汽车博物馆东路1号诺德中心2期6号楼1201 邮编:100070 网站合作:QQ:1658253059 电话: 13693161205 18501126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