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P手机版 RSS订阅 保存到桌面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软件升级6.0简介  绿建设计评价软件 V6.0 试用版 绿建设计评价软件 V6.0 正式版
新标准申报格式文本1 新标准申报格式文本2

会员专区 绿建条文 绿建清单 视频列表 下载中心 绿建产品 绿建学院 绿建服务 购买指南

新闻精选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精选

新项目 ▎两个大体量近零能耗建筑

时间:2024-10-15 09:42:59   作者:GBWindows   来源:行业网站   阅读:629  
内容摘要:01 西北地区“最绿”建筑西部(咸阳)科技创业湾科研工坊项目2号产业信息服务中心西部(咸阳)科技创业湾科研工坊项目总建筑面积21.7万㎡,功能为科研办公,建设单位为陕西地建科创湾置业有限责任公司。项目整体用于工业研发,承接西部科技创新港等省内外高校及科研院所科技成果,就近就地转化......

01 西北地区“最绿”建筑

西部(咸阳)科技创业湾科研工坊项目2号产业信息服务中心

西部(咸阳)科技创业湾科研工坊项目总建筑面积21.7万㎡,功能为科研办公,建设单位为陕西地建科创湾置业有限责任公司。项目整体用于工业研发,承接西部科技创新港等省内外高校及科研院所科技成果,就近就地转化吸引西部高端人才和科研团队。

新项目_▎两个大体量近零能耗建筑


2号产业信息服务中心为载体,依据 “建筑为先、主动优化、经济适用” 原则,将科技低碳体验、人与生态环境的有机融合,创新应用二十六项绿色低碳技术及产品,力争打造西北地区“最绿” 建筑。

新项目_▎两个大体量近零能耗建筑


被动式技术措施


应用了高性能水泥基外墙板和符合近零能耗标准的幕墙气密性设计。外墙板使用绿色节能材料,具有耐久性和经济性,保证了外墙品质,减少了维护,降低了全寿命周期成本,设计使用年限达50年以上,预计降低碳排放30%。本项目外立面玻璃幕墙采用断热铝型材+三玻两腔双银中空Low-E玻璃,确保气密性符合标准。同时,精细处理衔接部位,增强了建筑的保温隔热性能。


可再生能源与主动式技术融合


在可再生能源和主动技术方面,应用单晶硅BIPV/BAPV屋面系统,具备多功能且安装便捷,同时混凝土屋面使用高效BAPV组件。通过优化空调系统(COP提升)、变频多联机(部分示范)、全热回收和智能通风系统,有效降低能耗,实现环保高效运行,并自然调节室内环境。


新型材料的应用


项目采用新型材料,包括地聚物混凝土、低密度混凝土和低碳钢材。地聚物混凝土在屋架层部分进行试点应用,可大大降低CO2排放;低密a度混凝土用于室外廊道梁部分进行试点应用,能够大量减少水泥的使用,可减轻混凝土材料50~60%的重量;主体结构部分(柱+正负零以上梁)采用高性能钢材,有效减少钢筋用量,应用后减少碳排放量,减少自然资源消耗。


运维及评价


采用柔性直流微网,利用物联网技术调控光伏发电、储能和用户设备,实现能源互补与协同。采用物联网集散控制,确保建筑设备安全高效运行,同时节省能源与人力。使用绿碳管家实现项目建造阶段的碳排放自动计算、监测与优化。



02 绿色公寓式办公新典范

中科新经济科创园基础设施项目(D-6地块)


中科新经济科创园基础设施项目(D-6地块)位于济南市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总建筑面积为10.65万㎡,功能为公寓式办公,建设单位为济南先行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新项目_▎两个大体量近零能耗建筑


项目应用了被动式低能耗+BIM技术协同设计新技术,近零能耗建筑综合节能率为64%,节约了建筑运维过程中的能源量;项目装配率最高可达95%,为山东省装配式建筑示范工程,实现了预制构件工厂制作、现场安装,减少了建造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钢结构建筑在建筑物更新阶段,易拆除且可以循环利用,实现了建筑全生命周期内的低碳减排,为济南市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打造全国规模最大的绿色建设产业示范区助力。

新项目_▎两个大体量近零能耗建筑


装配式技术应用新模式


EPC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下注重装配式技术集成创新。本项目通过统筹分析,充分发挥设计引领作用,通过设计、施工、装配技术,协同工厂生产建筑构件系统联动,使设计与生产工艺、施工工序相结合,满足规模化生产和便捷化施工的要求,尽可能减少预制构件的种类。

新项目_▎两个大体量近零能耗建筑




被动式低能耗新技术应用


采用高性能的被动技术措施,包括精细设计的保温系统,利用260厚岩棉板进行双层错缝拼贴,并对墙体阴阳角、门窗洞口等关键部位进行特殊处理,确保建筑全面覆盖连续保温层以预防热桥。


同时,采用三玻两中空的高性能被动式门窗,不仅提升了热工性能,还通过8级气密性设计显著减少了能量损失。此外,项目还通过严格的气密性设计和无热桥设计,如使用20厚的水泥砂浆抹灰层作为气密层,并对管道和洞口进行填充处理,确保了建筑的气密性,进一步降低了传热损失,实现了近零能耗建筑的高效节能目标。


可再生能源与主动式技术融合


采用高效冷热源系统,由区域能源站提供冷热源,经地下车库空调泵房换热,为单体建筑提供二次空调水。同时,项目配备CO₂联动控制的被动式热回收新风系统,实现高效能量交换,热回收效率达70%以上,在可再生能源利用上采用太阳能供热热水系统,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降低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室内环境优化


采用干式工法地面配橡胶减振垫,噪声机房顶棚采用矿棉或无机纤维吸声构造。水、暖、电管线穿越处采用密封胶等隔声措施。空调、风机等设备均隔音包裹,确保室内噪声符合《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GB/T 51350的相关规定。此外,项目还配备过滤装置,有效过滤0.5μm以上的细颗粒物,保障室内空气质量。

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绿建之窗”或“本站原创”的文字、图片等,版权均属本网所有,其他媒体、网站等如需转载、转贴,请注明来源为“绿建之窗”。凡注明"来源:XXX"的内容,为本网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也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对不遵守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本网内容者,本站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管理员QQ:  4993067 32533240,紧急联系方式:13693161205。

手机扫一扫,访问该文章

标签:建筑  项目  采用  能耗  气密性  




新闻资讯

本栏最新更新

本栏推荐

阅读排行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绿建资讯网会员群 绿建之窗

绿建集成网:www.gbwindows.net


185 0112 6985(同微信

LEED AP WELL AP

通信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汽车博物馆东路1号诺德中心2期6号楼1201   邮编:100070 网站合作QQ:1658253059  电话: 13693161205 18501126985

绿建之窗网站已运行:4316天2时43分21秒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7284号  京ICP备14061276号-3 网站数据概况 - 最近活跃访客41今日访问人数461今日访问量1,823昨日访问人数1,635昨日访问量2,911本月访问量119,613总访问量2,348,510 51LA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