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P手机版 RSS订阅 保存到桌面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软件升级6.0简介  绿建设计评价软件 V6.0 试用版 绿建设计评价软件 V6.0 正式版
新标准申报格式文本1 新标准申报格式文本2

会员专区 绿建条文 绿建清单 视频列表 下载中心 绿建产品 绿建学院 绿建服务 购买指南

专家观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专家观点

江亿:对南方地区采暖方式的认识:集中-分散?

时间:2013-04-08 20:37:42   作者:绿建之窗   来源:网络媒体   阅读:1592  
内容摘要:编者按:近年来,“南方供暖”问题一度成为全民热议的焦点话题。目前,需要思考的不是南方那个地区需不需供暖,而是需要何种供暖方式的问题?建筑节能与人们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业内专家普遍认为,中国目前非常需要营造一种能发挥使用者自行调节能力的供能方式。取暖需要新晡,这关系民生,更关乎国...

编者按:

近年来,“南方供暖”问题一度成为全民热议的焦点话题。目前,需要思考的不是南方那个地区需不需供暖,而是需要何种供暖方式的问题?建筑节能与人们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业内专家普遍认为,中国目前非常需要营造一种能发挥使用者自行调节能力的供能方式。取暖n要新思维,这关系民生,更关乎国家战略。以中国的巨大建筑体量和低水平居住品质,采暖问题如果不能够得到科学合理地解决,无疑将会影响节能事业的深入开展。

4月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江亿作为受邀嘉宾出席第九届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针对目前热议的“南方供暖”问题,做了题为《对南方地区采暖方式的认识:集中-分散?》的演讲。通过调查和分析南北方能源种类、气候特点以及居民的生活习惯等,对比了集中供暖和分散式供暖两种供暖方式的特点和利弊,江亿表示,不仅南方不该搞集中供暖,甚至北方也应该考虑改革供暖方式,从集中转向分户安装取暖设备。

作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人工环境工程学科的倡导者之一,长期以来,江亿都坚持在节省能源、保护环境的前提下,为人们创造各种适宜的室内物理环境。他带领的课题组长期跟踪全国居民的建筑耗能情况。2012年,江亿的课题组完成了由中国工程院组织的“中国建筑节能的技术路线图研究”项目研究。根据江亿的研究,从长期来看,全国建筑总能耗谀艹过10亿吨标准煤。

会上,江亿院士谙让魅妨嘶本观点,即南方地区住宅需要采暖,但是由于气候特点、能源结构、建筑特点和历史原因,南方居住建筑不应该采用集中供热,而应该根据南方的特点采用分散的采暖方式,与南方地区不同的采暖模式相对应的是较大的建筑能耗差别。

接下来,他从几个方面阐述了上述基观点。对长江流域城镇800多户居民的调查结果p示,绝大多数城镇居民家里都有各种各样不同形式的采暖装置,用的最多的就是分体空调,但是室内平均温度仍较低。其主要原因是实际的各种分散采暖设施每天开启时间很短,平均使用时间在10%到20%之间。此外热风的出风口不当,导致热风上浮也是室内人员活动区温度偏低的原因。江p院士分别列举了江苏省、河南省、北京市的三个采用水源热泵集中供热的案例,来说明南方地区不适合集中供热的原因。北方采用集中供热是由于历史上以燃煤为采暖能源,采用烧煤的取暖方式必须是大型供热锅炉或者热电联产,因此只好通过集中的方式供热。而集中供热系统本身末端缺p调节能力,也没有促进调节的收费机制,这就导致北方地区大面积出现过量供热,从而导致热量损失超过20%。为了推动改变收费机制促进行为节能,降低供热能耗,才提出要供热改革。遗憾的是,由于多方面原因,供热改革十年来举步维艰、成效甚低。而北京实行“煤改气”后,仍然用大型天然气锅炉集中供热,则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无法把集中供热用户改为分散供热。近年来北京很多新建住宅小区就采用了分户壁挂燃气炉采暖,也获得了很好的采暖效果。

那么,南方地区到底该怎样采暖?江亿院士给出了以下几条建议:第一,改善围护结构、改善房屋的气密性;第二,改善热风型热泵的气流组织;第三,采用多种分散式的热源方式。例如,空气源热泵制热水、地源泵采暖、空气源热泵、燃气壁挂炉等等。

从南方采暖的讨论中可以得到如下启示:第一,对于住宅建筑室内环境营造系统,系统形式到底应该集中还是分散的问题,如果不能很好的解决集中调节的问题,则宜采用分散式。第二,应该更多地考虑使住户由被动采暖转向主动参与。第三,对于南方地区采暖财政补贴的关键在于,补贴终端使用者还是服务商。江亿院士认为,应该给末端使用者足够的自由度,而不是强制提供某种服务,这些问题值得深思。

后记:

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政协委员张晓梅再次提案,“结合迎接以分布式新能源和:联网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第三次工业革命,通过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尝试有别于集中供采暖的‘北方模式’的南方试验,建立一套以新能源、分布式、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新模式。”在年初的地方两会上,南方供暖亦成了最热门词汇,上海、江西、南京、武汉等多地出现相关议案、提案:实际上,国家已在悄然支持南方分散式供暖。不久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就南方供暖问题作出正式回应,认为当室外温度低于5℃时,如没有供暖设施,我国南方部分地区的室内温度低、舒适度差。这些地区应逐步设置供暖设施,供暖方式主要以分散供暖为主。

值得一提的是,分散供t如采用燃煤则热源效率低、污染物控制难度大,受地域、资源、环境、建筑类型以及生活习惯的影响,很难适合未来城镇化发展。但是,如果分散式供暖采用电动方式(如电动热泵、电热)、可再生能源,天燃气, 在热效率和污染控制等方面将和燃煤等传统热源完全不同。因此,夏热冬冷地区供暖方式的选择或根据当地气象条件、能源状况、节能环保政策、居民生活习惯以及承担能力等因素,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分析确定供暖方式。

手机扫一扫,访问该文章

标签:清华大学  中国工程院  生活方式  中国目前  建筑节能  




新闻资讯

本栏最新更新

本栏推荐

阅读排行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绿建资讯网会员群 绿建之窗

绿建集成网:www.gbwindows.net


185 0112 6985(同微信

LEED AP WELL AP

通信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汽车博物馆东路1号诺德中心2期6号楼1201   邮编:100070 网站合作QQ:1658253059  电话: 13693161205 18501126985

绿建之窗网站已运行:4290天10时48分9秒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7284号  京ICP备14061276号-3 网站数据概况 - 最近活跃访客28今日访问人数1,571今日访问量4,787昨日访问人数2,024昨日访问量6,179本月访问量167,292总访问量2,222,575 51LA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