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升级6.0简介 | 绿建设计评价软件 V6.0 试用版 |
绿建设计评价软件 V6.0 正式版 |
新标准申报格式文本1 |
新标准申报格式文本2 |
会员专区 | 绿建条文 | 绿建清单 | 视频列表 | 下载中心 | 绿建产品 | 绿建学院 | 绿建服务 | 购买指南 |
-
【广州】保利地产总部基地项目A座办公楼(三星级)
时间:2013-11-19 20:55:37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能源世界 阅读:3097内容摘要:项目名称:保利地产总部基地项目A座办公楼申报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等级√三星级一、工程基本情况1、建筑类型□住宅公建2、项目进度安排项目立项时间:2008年3月4日完成施工图审查:2011年12月31日(计划)开工时间:2011年4月1日(计划)竣工时间:2013年12...项目名称:保利地产总部基地项目A座办公楼
申报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等级 √三星级
一、工程基本情况
1、建筑类型 □住宅 公建
2、项目进度安排 项目立项时间: 2008年 3 月 4日
完成施工图审查: 2011年12月 31日
(计划)开工时间: 2011 年 4月 1日
(计划)竣工时间: 2013 年 12 月30日
3、申报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等级 □一星级 □二星级 三星级
项目建筑面积(平方米):25907
为实现绿色建筑而增加的初投资成本(元):7518357
绿色建筑可节约的运行费用(万元/年): 67.21
二、工程概况(工程性质、工程投资、用地面积、建筑面积、结构形式、开发与建设周期、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等情况)
工程性质:办公
工程投资:8834万元;用地面积:9414m2;建筑面积:25907m2;
本项e以因地制宜、低投高效为原则,在节能、节水、节材、室内外环境控制及运营管理等方面按照绿色建筑技术要求实施,为确保绿色建筑三星级建设目标的实现,本项目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有:
(1)本项目从设计阶段就整体构思绿色建筑技术与建筑方案的融合,利用数值模拟手段系统定量的优化设计,优先利用建筑设计的被动式手段满足室内外风、声、光物理环境要求,营造健康舒适的办公环境;
(2)本项目自建中水处理站,并收集屋面雨水。经处后的非传统水资源主要用于场地绿化浇洒、道路及地下室冲洗以及室内卫生间的冲厕。项目非传统水源利用率为47.72%,室外透水地面面积比可达50.3%,有效降低了场地综合径流系数;
(3)本项目地下空间通过设置导光管、采光天窗、空气质量监控系统等对室内外环境进行优化与监控,在保证室内舒适性前提下实现建筑耗能系统的高效运行,创造一个绿色特征明确、全生命周期环保节能和舒适高效的办公楼。
三、评价内容简介
1.节地与室外环境
项目选址:本项目地处广东省广州市,场地南面隔揽月路为山丘地西面为边岗岭山体保护线,北面为育星路。场地内无特殊环境保护对象和危险源。
用地指标:本项目为高层建筑,地上13层,地下1层。主要为办公功能。地下一层为设备用房、汽车=。总用地面积为9414m2,总建筑面积25904m2。
室外(声光热)环境:(1)本项目周边场地内噪声环境良好,满足昼间不大于60dB(A),夜间不大于50 dB(A)的2类环境噪声标准要求;(2)本项目选用反射比不大于0.3的幕墙玻璃和外饰面材料,室外景观照明灯具采用截光措施,以减少直射光射入空中;(3)本项目建筑物周围人行高度处风速在1.2~2.8m/s之间,小于5m/s,场地风力放大系数小于1.82,场地风环境满足室外人员活动的舒适性要求以及建筑通风;(4)本项目室外绿地面积为3968m2,室外透水地面面积比可达50.3%,能够有效改善室外场地微气候,降低热岛效应。
出入口及公共交通:本项目主出入口200米范围内有“暹岗村口”公交站,已有4条公交线路,分别为573路、574路、578路、945路,交通出行便捷。
景观绿化:本项目绿化景观设计大量采用了乔、灌、草复层绿化设计手法,植物物种种类达103种,其中,乔木57种,灌木21种,地被25种。此外,本项目屋顶共有933.86 m2种植屋面设计,主要以地被类植物为主,能够显著改善屋顶保温隔热效果并提高生态效益。
旧建筑利用:本项目原场地为荒地,无既有建筑可以利用。因此,此项不参评。
地下空间利用:本项目开发地下空间作为设备房、车库,地下建筑面积6870m2,与建筑占地面积比例为448 %。
2.节能与能源利用
建筑节能设计:本项目屋面采用40mmXPS保温板,外墙采用15mm玻化微珠保温砂浆进行外保温设计,外窗采用6+12(A)+6 Low-E中空玻璃,建筑围护结构节能率为51.01%,此外,本项目采用高效节能空调设备,空调高温冷水机组COP不低a6.4,水泵风机均选用满足国家节能标准要求的产品;照明采用T5荧光灯、LED筒灯等节能照明设备及控制方式,建筑综合节能率为65.64%
节能高效照明:本项目办公区域荧光灯采用T5荧光灯,配以电子镇流器;筒灯采用LED节能筒灯;电梯前厅部分采用LED灯带。公共区域(包括楼梯间、前室、走廊等)采用节能控制开关,实现人走灯熄,各房间或场所的照明功率密度值h高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规定的目标值。
可再生能源利用:本项目在屋面架空设置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系统设备容量约50.4kWp,共由210块240Wp的单晶硅电池组件组成。年发电量约为5.4万kWp,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为4.75%。
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水系统规划设计:(1)本项目生活给水系统分为2个区,-1~2层由市政水直供,3~13层由加压水泵供水,水压大于0.2MPa的入户管前加设减压阀;(2)本项目采用污废分流、雨污分流的排水设计。其中,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生活废水收集到中水蓄水池,作为中水水源,经过接触氧化、反硝化沉淀、人工湿地、消毒等工艺处理后用于办公冲厕、绿化浇洒和道路冲洗等;雨水方面:本项目收集屋面雨水,经人工湿地等工艺处理后用于绿化浇洒、道路冲洗等;(3)本工程所有卫生器具采用节水型产品,绿化灌溉采用微喷灌。
非传统水源利用:本项目采用污废分流、雨污分流的排水设计。其中,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生活废水收集到中水蓄水池,作为中水水源,经过接触氧化、反硝化沉淀、人工湿地、消毒等工艺处理后用于办公冲厕、绿化浇洒和道路冲洗等;中水系统日处理规模为57m3/d,中水人工湿地面积为140m2。雨水方面:本项目收集屋面雨水,经人工湿地等工艺处嗪笥糜诼袒浇洒、道路冲洗等,考虑到雨水利用量较少,处理后雨水与中水共用清水池,清水池总容积为50m3。经计算,项目非传统水源利用率为47.72%。
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1)本项目现浇混凝土全部采用预拌混凝土,砌筑采用预拌砂浆;
i2)在保证安全和不污染环境的情况下,建筑设计选材时考虑使用材料的可再循环使用性能。本项目钢材等可再循环材料利用率达10.40%,高强度钢筋用量比例为100%;
(4)本项目实现土建装修一体化设计施工,可减少空间重新布置时重复装修对建筑构件的破坏,节约材料;
(5)本项目办公空间多采用大开间设计形式,室内灵活隔断面积比例达到约48.47%。
5.室内环境质量
(1)本项目平面布局和外窗布置较为合理,外窗玻璃采用普通铝合金6mm+12mm(A)+6mm Low-E中空玻璃幕墙,根据室内自然采光模拟分析可知,47.41%的主要功能空间室内采光系数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 50033的要求。
(2)本项目地下室空间布置了多处导光管和采光天窗,使地下空间获得了较好的采光效果,地下室约12.59%的空间采光系数满足规范要求。
(3)本项目建筑夏季迎擅婧捅撤缑嫜共钤3Pa以上,具备形成良好室内自然通风的前提条件,可充分利用自然通风潜力改善室内热舒适性;建筑平面布局合理,外门窗充分开启时建筑各层功能房间空气龄均小于600s,即换气次数大于6次/h,室内自然通风效果良好。
(4)本项目屋面采用40mmXPS保温板;外墙采用15mm玻化微珠保温砂浆进行外保温设计;外窗采用6mm+12(A)+6mm Low-E中空玻璃。通过围护结构结露与防潮验算,本项目围护结构热桥部分内表面温度高于室内空气露点温度,同时,围护结构不存在内部冷凝,可避免结露、发霉现象。
(5)本项目在东西两侧立面设置可调外遮阳装置。外遮阳采用电动遮阳百叶设计,室内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电动调节百叶开闭角度,在降低建筑能耗的同时,提升室内自然采光效果。
(6)本项目设置了空气质量监控系统,主要用于监测地下车库及地上办公区域的空气质量。其中,地下车库布置t氧化碳探头,并联动控制地下室排风风机,保证地下空间空气质量。一层大厅空调采用全空气系统设计形式,在大堂公共区域设置空气质量监控探头,监测室内二氧化碳、TVOC等污染物指标,联动控制全空气处理机组的新风风阀开度,进而通过调节新风风量,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对于其他t层,采用了风机盘管+新风的系统形式,同样通过监测室内污染物浓度,联动控制新风系统启停,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6.运营管理
(1)本项目根据《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设计有安防、通信、设备管理三大类系统。包括有综合布线系统、设备管理网络系统、信息发布系统、综合安防系统(视频安防、入侵报警、紧急求助)、停车场管理系统、一卡通管理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等。
(2)本项目设备管理系统监控冷源、空调通风、给排水、变压器、电动百叶、能耗抄表及空气质量等内容,相关数据汇聚到地下一层的设备管理中心,并进行统一管理维护。其中,冷水机组由供货商提供“冷水机组控制系统”,并开放通信协议,EMS通过网关实现对冷水机组自动控制,同时通过现场控制器、传感器及执行机构,对冷冻水泵、冷却塔、电动阀等进行监控,实现根据实际冷负荷,控制系统冷媒流量及台数启停控制;对于UPS、变压器、电动百叶和太阳能发电设备等提供网关接口并开放通讯协议,向BMS提供数据;能源管理及自动抄表计费子系统对建筑各分项能耗水耗、太阳能发电量等数据进行自动抄表计量;此外,通过在地下停车场两个车道口设置停车场管理系统,对停车场进出车辆实施自动管理。煌尘弑赋鋈肟诠芾怼⑼3凳辗鸭俺盗就枷裥畔⒋娲⒌裙δ堋
手机扫一扫,访问该文章
- 相关文章
工程案例
本栏最新更新
-
01-082023年绿色建筑优秀案例——南京扬子江国际会议中心
-
11-25绿色公共建筑的形体空间气候适应性机理及其若干关键指标研究综述
-
10-08公共建筑全面执行绿建三星级标准
-
09-09《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深度解析
-
03-01【公建案例】杭州绿色建筑科技馆-设计评价标识三星
-
11-08广州新电视塔-绿建二星
-
08-23上海青浦万达茂5号楼及底商、5-1商铺项目
-
07-21同济大学运筹楼 既有绿色改造(金奖)(项目赏析)
-
07-13东方海港国际大厦(三星+LEED金)
-
07-07上海正帆科技大厦 既有绿色改造(金奖)
本栏推荐
阅读排行
通信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汽车博物馆东路1号诺德中心2期6号楼1201 邮编:100070 网站合作:QQ:1658253059 电话: 13693161205 18501126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