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升级6.0简介 | 绿建设计评价软件 V6.0 试用版 |
绿建设计评价软件 V6.0 正式版 |
新标准申报格式文本1 |
新标准申报格式文本2 |
会员专区 | 绿建条文 | 绿建清单 | 视频列表 | 下载中心 | 绿建产品 | 绿建学院 | 绿建服务 | 购买指南 |
-
努力打造天蓝地绿水碧新乡镇
时间:2013-07-08 09:49:52 作者:孙航 来源:绿建之窗 阅读:1185内容摘要:日前,内下乡召开建乡以来首个生态环境建设大会,这也是今年以来我乡各村中召开的第一个生态环境建设大会,有着良好生态资源又亟需发展经济、建设城市的新内下乡,该如何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在进行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又有哪些改革创新举措?生态环境建设又是如何促进内下乡转簧级、跨越发展?这次高...日前,内下乡召开建乡以来首个生态环境建设大会,这也是今年以来我乡各村中召开的第一个生态环境建设大会,有着良好生态资源又亟需发展经济、建设城市的新内下乡,该如何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在进行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又有哪些改革创新举措?生态环境建设又是如何促进内下乡转型升级、跨越发展。
这次高规格的生态环境建设大会对上述问题给出答案的同时,更是内下乡把生态环境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战略高度,把抓好生态环保工作,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结合起来,与保障改善民生结合起来,与建设美丽幸福新内下的目标结合起来的一个重大决策部署。
内下乡三年多的发展,是一个把生态、产业以及城市融为一体发展的历程,参会的内下居委主任邓付生对于内下乡的生态环境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内下乡的发展富有特色,体现了生态保护、河流治污、绿色低碳等理念,有一流的环境吸引一流的产业,依托一流产业建设一流的城乡。
多措并举 生态环境建设成绩喜人
内下乡成立t来,以顶层制度设计为引领,从第二代生态城市开始谋划,以市县共建低碳生态示范乡为契机,坚持“高水平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标准管理”,从城市发展建设、环境综合治理、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探索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新路径。
生态城市建设水平再上新台阶。积极推进低碳生态示范乡建设,共投入环保经费19.1万元,成功创建4个县级宜居乡村,1个市级宜居乡镇,1个市级绿色学校,建成乡村绿道65公里,城市绿道14公里,建成乡绿化覆盖率由12%提高到42%,在内下乡大发展的同时有效保持了山水田园的生态优势。
环境综合治理能力实现新提升。环保执法部门出动共计1百余人次,查处地下电镀厂1家,吊销重金属排污企业排污许可证2家,重污染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逐年下降,部分环境质量指标得到明显改善。
环境建设服务取得新突破。内下乡力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环保审批实现零审批;成立乡环境监测站及污染源在线监控中心,重点污染源实现在线自动监控,有效加强环境建设的服务保障能力。
在河流治理方面取得新成效。内下河、黄狮河河流水质不断改善,在2012年省人大组织的跨界河流水质达标考核中交出了满意答卷,24项河流水质指标均达到预控目标。
宜居水平不断提高。成功创建了4个县级和1个市级宜居乡村,先后有内下乡保障性住房工程等7个项目分别通过省级和县级绿色建筑认证,内下乡保障性住房是我县首个节能环保型住宅国家康居示范工程。
另外,还通过各种形式的环境宣传,推广低碳环保理念,引导村民的低碳生活和消费方式,形成全民参与环境保护的浓厚氛围。
三个转变 建设美丽幸福内下内下
“我们应清醒地看到,随着特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内下乡将迎来新中国一轮开发o设热潮,快速发展、高强度的开发势必给生态环境建设带来更大的压力,我们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挑战十分严峻。”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内下乡党委书记刘军对乡生态环境建设面临的问题做上述表述。
的确,但由于历史欠账多、底子薄,内下乡生态环境建设依然面临着严峻形式,尤其是河流水质和空气污染问题,依然严峻。
针对内下乡目前存在的问题,结合内下乡“改革创内下年”和“转型提质年”的工作部署,内下乡制定并在这次生态环境建设大会上公布《内下乡0态环境质量提升工作方案》。
该方案全面部署2013年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开展生态环境质量提升课题研究,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推动实现“三个转变”:从短期突击治理向长效规范控制转变;从关注环境质量达标向追求整个生态环境全面提升转变;从城建部门单一管理向综合部门齐抓共管转变。
为实现从短期突击治理向长效规范控制转变,内下乡客ü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动内下人工湿地以及支流流域截污管网建设,倒逼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及加强空气污染防治等方面推进。
为实现从关注环境质量达标向追求整个生态环境全面提升转变,内下乡向开展生态环境课题研究、创内下流域治河机制以及发展循环经济、打造绿色生态城乡等方面推进。
而为实现从单一管理向综合部门齐抓共管转变,内下乡将生态环境建设视为一项综合性强、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要求各部门和企业从大局出发,切实增强对内下乡生态环境建设<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合力,构筑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其中内下乡纪检监察部门将对这项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工作不力将问责,而内下乡组织人事部门也将生态建设纳入干部绩效考核,作为日后提拔依据之一。
河长制 内下河流综合治理创内下之举
在这次生态环境建设c会上,内下乡瓦窑村主任汪云发还与内下河支流河长代表——五龙山陂水河长陈建江(内下乡党委委员、综治办主任)同志签订《内下乡内下河流域支流河长责任书》,河长制作为内下乡对内下河综合治理的机制创内下引人关注。
据了解,在对内下河流域进行综合治理及开发建设过程中,内下乡创新性引入“河长制”治河工作机制,并得到了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内下河干流的河长由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唐铭担任,乡水务管理办主任邓天运和内下乡各村主任兼任河长助理。“河长”对辖乡水质目标和截污目标负总责,对河流整治工作进行全面统筹。
根据方案,成立内下河流域支流河长制领导小组,由邓启学担任组长;并设立内下河流域七条支流及田坑水、田脚水河长,分别由9名内下乡村干部及党员组长担任“河长”。
邓启学说,内下乡计划将污染治理、土地整备、经济发展合为一体,通过高水平规划,采取低碳生态、低冲击开发模式,对内下河流域“一河两岸”进行综合开发建设,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同时,积极探索治河机制,将“河长制”引入到内下河流域综合整治中,使整治环境责任具体В实行分段监控、管理、考核与问责。
内下乡领导谈生态环境
刘军(内下乡党委书记)纵观全乡,多年来内下始终面临环境承载难以为继的瓶颈性制约。当前,作为后发乡域,内下乡的发展已驶入快车道,发力竞劲就要多踩油门,消耗能量。如何在发展的同时实现对环境的低冲击,甚至是“零”冲击,破解“开发—污染—治理”的“老三步”,探索一条发展与环境相协调新路,在这方面,内下乡义不容辞,也大有可为。
唐铭(内下乡副书记、乡长)抓好生态环保,就是保护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就是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就是科学发展、转型发展。我们一定要把生态环境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战略高度,把抓好生态环保工作,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结合起来,与保障改善民生结合起来,与建设美丽幸福内下的目标结合起来,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奋力推进内下乡实现跨越式发展。
手机扫一扫,访问该文章
- 相关文章
新闻资讯
本栏最新更新
-
01-21海绵城市:贯彻“景观+海绵”理念!来看融合自然生态美学的“高颜值”海绵景观》
-
01-20《绿色低碳住宅标准》正式实施
-
01-18立法引航,多措并举,推动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
-
01-17打造零碳城市的5个维度22个措施:《零碳城市手册》解读(附全文下载)
-
01-16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三部门:进一步扩大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 促进建筑品质提升政策实施范围
-
11-12美丽上海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新建居住建筑超低能耗比例超过50%
-
11-10绿·碳·慧 | 一图读懂 | 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实施方案
-
11-09“负碳”关键技术有哪些?
-
11-04《美丽上海三年行动计划》发布:新建居住建筑超低能耗比例超过50%
-
11-03黎民绿建:低碳技术创新 缔造绿色建筑未来
本栏推荐
阅读排行
通信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汽车博物馆东路1号诺德中心2期6号楼1201 邮编:100070 网站合作:QQ:1658253059 电话: 13693161205 18501126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