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P手机版 RSS订阅 保存到桌面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软件升级6.0简介  绿建设计评价软件 V6.0 试用版 绿建设计评价软件 V6.0 正式版
新标准申报格式文本1 新标准申报格式文本2

会员专区 绿建条文 绿建清单 视频列表 下载中心 绿建产品 绿建学院 绿建服务 购买指南

居住建筑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案例 > 居住建筑

【居建】绿地南京紫峰公馆一期1~5#楼

时间:2013-07-25 13:22:44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能源世界   阅读:1505  
内容摘要:项目名称:绿地南京紫峰公馆一期1~5#楼一、工程基本情况1、建筑类型√住宅□公建2、项目进度安排项目立项时间:2011年1月14日完成施工图审查:2011年8月1日(计划)开工时间:2011年4月30日(计划)竣工时间:2013年5月8日项目建筑面积(平方米):110189.6为...

项目名称:绿地南京紫峰公馆一期1~5#楼

【居建】绿地南京紫峰公馆一期1~5#楼

一、工程基本情况

1、建筑类型 √住宅 □公建

2、项目进度安排 项目立项时间: 2011年1月14 日

完成施工图审查:2011年 8月1日

(计划)开工时间:2011年4月30日

(计划)竣工时间:2013年 5月8日

项目建筑面积(平方米):110189.6

为实现绿色建筑而增加的初投资成本(元):13600950

绿色建筑可节约的运行费用(元/年): 951644*0.55+10675.46*2.8=553295.5

二、工程概况(工程性质、工程投资、用地面积、建筑面积、结构形式、开发与建设周期、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等情况)

1.工程性质:本项目申报范围一期1~5#楼为高层住宅建筑。

2.工程投资:工程总投资约20689.82万元;

3.用地面积:申报范围用地面积35167m2,地上建筑总面积85180.47m2。

4.结构形式:本项目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

5.开发与建设周期: 2011年11月1日--2014年5月 1 日;

6.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

本项目设计时,充分采用了适用于住宅的绿色生态和建筑节能技术,合理的选择了绿色建筑达标项,从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室内环境质量、运营管理六方面力争达到绿色建筑二星级指标要求。

本项目运用可调节外遮阳,改善室内热环境,降低建筑空调负荷;采用太阳能热水,合理运用当地可再生能源;同时运用了雨水回收利用的技术,用于绿化浇洒、道路冲洗、景观水补充等,减轻小区公共用水费m。

三、评价内容简介

1.节地与室外环境

(选址、用地指标、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室外环境(声、光、热)、出入口与公共交通、景观绿化、透水地面、旧建筑利用、地下空间利用等)

1)选址:

本项目位于南京市江宁区东山街道石羊路以西、东新北路以东、城北路以南,南面为规划道路。

项目用地原为住宅用地和少量企业厂址(拿地时均已拆迁完毕),由于土地利用率较高,自然植被已基本消失,仅有田间地头少量的原次生植物零星分布。

据现场调查,工程涉及区域没有珍稀或需要特殊保护的动植物。项目周边多为待开发房地产项目,周边无需特殊保护的文物古迹及o景名胜。场地建设不破坏当地文物、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田、森林和其他保护区。建筑场地选址无洪灾、泥石流及含氡土壤的威胁,建筑场地安全范围内无电磁辐射危害和火、爆、有毒物质等危险源。

(2)用地指标:

本项目申报范围1~5#楼用地面积35167m2,居住人口2668.8人,人居居住用地指标为13.18m2/人。用地经济,合理提高了土地集约利用率。

(3)住区公共服务设施:

住区公共服务设施按规划配建,配套设施较为完整,1公里半径内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包括教育、医疗卫生、商业服务、金融邮电、社区服务和市政管理六类设施。合理采用综合建筑并与周边地区共享。

(4)室外环境(声、光、风):

本项目通过基地现场声环境监测,住区环境噪声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区标准。

住区建筑布局保证室内外的日照环境、采光和通风的要求,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有关住宅建筑日照标准的要求。

场地内无排放超标的污染源。

(5)景观绿化:

本项目景观植物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选用少维护、耐气候性强、病虫害少、对人体无害的植物。

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植物自然分布特点,栽种多种类型植物,乔、灌、草结合构成多层次的植物群落,每100m2绿地上3.01株乔木。

住区整体绿地率达到40.7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1.22㎡。

(6)地下空间利用:

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地下空间作为汽车库、送风机房、排风机房、泵房、雨水处理间等。地下建筑面积与建筑占地面积之比为3.95:1。

2.节能与能源利用

(建筑节能设计、高效能设备和系统、节能高效照明、能量回收系统、可再生能源利用等)

(1)建筑节能设计:

本项目住宅建筑热工设计和暖通空调设计符合国家和地方居住建筑节能标准的规定。

(2) 节能高效照明:

公共场所和部位的照明采用高效光源、高效灯具和低损耗镇流器等附件,并采取其它节能控制措施。

照明、插座均由不同的支路供电。公共楼道照明应采用自熄开关;应急照明灯和灯光疏散指示标志设玻璃或其他不燃烧材料。

(3)建筑能耗低:

建筑能耗不高于国家和地方建筑节能标i规定值80%,更大程度节约能源,降低住宅运转的能耗。

(4)

小区内50%的住户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合理运用可再生能源。

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水系统规划设计、节水措施、非传统水源利用、绿化节水灌溉、雨水回渗与集蓄利用等情况)

设计范围为红线范围以内的室内、外给水系统,室内、外排水系统(雨、污、废水)、中水收集和供水系统、回用雨水收集系统。

1、生活给水:

根据市政供水压力,给水系统分三个区:

(a)地下室至六层为Ⅰ供水区,由市政水压直供,市政水压为0.30MPa(甲方提供)。1~3层的入户水表前设置支管减压阀(自带过滤器),阀后压力不大于0.20MPa。

(b)七层至是十二层为Ⅱ供水区,由地下室生活水泵房内的住宅用Ⅱ区无负压供水设备供水,设备供水压力为0.70MPa。有效扬程按0.63MPa计,扣除高程差和管道损失, 7~9层的入户水表前设置支管减压阀(自带过滤器),阀后压力不大于0.20MPa。

(c)十三至十八层为Ⅲ供水区,由地下室水泵房内的住宅用Ⅲ区无负压供水设备供水,设备供水压力为0.90MPa。有效扬程按0.81MPa计,扣除高程差和管道损失, 13~15层的入户水表前设置支管减压阀(自带过滤器),阀后压力不大于0.20MPa。

用水定额:180L/人.天,使用时数24小时,小时变化系数Kh=2.5。

2、用水计量:

用水点均按用途分别设置水表计量,建筑生活用水、绿化浇洒、道路冲洗、景观补水等各主用水点均设置。

3、节水措施:

1)卫生洁具的安装详见国家建筑标准09S304,卫生器具及配件应采用节水产品,应该使用一次冲水量为3/6升两档的节水型大便器产品。卫生间地漏采用密闭地漏,洗衣机排水地漏采用洗衣机专用地漏。

2)根据水平衡测试标准安装分级计量水表,安装率达100%,选用高灵敏度计量水表,各入户管表前压力调整为不大于0.2MPa。

3)采用喷灌的节水灌溉方式,水源为雨水收集处理合格后的非传统水蟆

4、非传统水源利用

本项目采用雨水回收利用系统设计,收集屋面、绿化区域、地面雨水,处理后用于绿化浇洒、道路冲洗、景观补水等。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达到6.57%。

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建筑结构体系节材设计、预拌混凝土使用、高性能混凝土使用、建筑废弃物回收利用、可循环材料和可再生利用材料的使用、土建装修一体化设计施工、再生骨料建材使用等情况)

(1)建筑结构体系节材设计:

本项目申报范围1~5#楼为高层住宅,采用了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

建筑造型要素简约,为坡屋顶。装饰性构件占建筑总造价比例的1.5%。

(2)预拌混凝土、商品砂浆使用:

因此本项目全部采用预拌混凝土。

(3)高强度钢使用:

建筑结构材料合理采用高性能混凝土、高强度钢。HRB400级钢筋作为主筋的比例达86.67 %以上。

(4)可再循环材料使用情况

可再循环材料使用重量占所有建筑材料总重量比例为10.26%。

5.室内环境质量

(日照、采光、通风、围护结构保温隔热设计、室温控制、可调节外遮阳、通风换气装置等情况)

(1)日照:

本项目每套住宅至少有1个居住空间满足日照标准的要求。当有4个及4个以上居住空间时,至少有2个居住空间满足日照标准的要求。 住宅均能够满足大寒日满窗日照有效时间。

(2)采光、通风:

卧室、起居室(厅)、书房、厨房设置外窗,且各型建筑的卧室、起居室、厨房房间窗地面积比大于规范中的1/7;其通风开口面积比均不小于8%。

卧室、起居室(厅)、书房、厨房设置外窗,房间的采光系数不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 50033的规定。

(3)围护结构馕赂羧壬杓疲

墙体保温材料包在嵌入墙体的混凝土梁、柱,墙角、勒脚、楼板与外墙及内墙与外墙联接处的外侧,可很好的缓解热桥结露问题。屋面、地面、外墙和外窗的内表面在室内温、湿度设计条件下无结露现象。

在自然通风条件下,房间的屋顶和东、西外墙内表面的最高温度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的要求。均小于夏季室外计算温度最高值。

(4)可调节外遮阳

本项目在东南西侧卧室安装可调节外遮阳,在做到立面美观的同时,大幅度改善了室内热环境,降低了空调负荷。

6.运营管理

(节约资料保护环境的物化管理系统、智能化系统应用、建筑设备、系统的高效运营、维护、保养、物业认证、垃圾分类回收等情况)

(1)智能化系统应用:

智能化系统定位正确,采用的技术先进、实用、可靠,达到安全防范子系统、管理与设备监控子系统与信息网络子系统的基本配置要求。

小区安全防范子系统: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闭路监控系统、周界防越报警系统、访客对讲装置、电子巡更系统。

管理与监控子系统:车辆出入管理系统、背景音乐及紧急广播系统、物业管理计算机系统。

信息网络子系统:宽带接入网络系统、电话系统、有线电视系统。

(2)建筑设备、系统的高效维护、保养:

设备、管道的设置便于维修、改造和更换。

(3)住宅水、电、燃气分户、分类计量与收费。

手机扫一扫,访问该文章

标签:项目立项  项目申报  施工图  南京  建筑  




工程案例

本栏最新更新

本栏推荐

阅读排行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绿建资讯网会员群 绿建之窗

绿建集成网:www.gbwindows.net


185 0112 6985(同微信

LEED AP WELL AP

通信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汽车博物馆东路1号诺德中心2期6号楼1201   邮编:100070 网站合作QQ:1658253059  电话: 13693161205 18501126985

绿建之窗网站已运行:4289天19时2分32秒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7284号  京ICP备14061276号-3 网站数据概况 - 最近活跃访客52今日访问人数414今日访问量1,008昨日访问人数2,024昨日访问量6,179本月访问量163,513总访问量2,218,796 51LA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