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建知识 > 基础知识
+

绿建科普 | 3分钟带你成为绿建小达人!

2025-04-07    作者:GBWindows

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中国建筑业正面临从“量”到“质”的深刻转型。传统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模式已难以为继,绿色建筑(Green Building)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  

     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9)2024版,绿色建筑需在“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环保、健康”六大维度实现全生命周期优化。然而,许多从业者对绿建概念模糊不清,对评价标准更是望而生畏。本文将用简明的语言,带您快速了解绿建核心逻辑与实践路径。


一、什么是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并非简单的“多植树”或“用环保材料”,而是从“全生命周期”的视角,通过科学设计、技术创新和精细管理,最大限度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负荷,同时提升人居健康与舒适性的系统性工程。


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解读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将绿色建筑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

•   基本级:仅需满足全部控制项(不评分)。    

•  一星级:≥60分

•   二星级:≥70分

•   三星级:≥85分


    评价体系涵盖6大类指标,核心内容包括。

1. 控制项(入场券)

    必须全部达标,否则直接失去评级资格!

    常见控制项包括:

•  全装修交付:禁止毛坯房二次污染。

•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提升20%:如外墙保温层加厚。

•  节水器具达2级:如低流量水龙头。

•  室内污染物浓度降低20%:装修材料需符合环保标准。


2.评分项(拿分关键)

(1)安全耐久

•  抗震设计优化(+10分)。

•  采取保障人员安全的防护措施(+15分)。

•  室内外地面或路面设置防滑措施(+10分)。 

•  人车分流(+8分)。  


(2)健康舒适

•  控制室内主要空气污染物的浓度(+12分)。  

•  所有给排水管道/设备/设施设置明确、清晰的永久性标识(+8分)。  

•  充分利用天然光(+12分)。


(3)生活便利

•  场地与公共交通站点联系便捷(+8分)。  

•  建筑室内外公共区域满足全龄化设计要求(+8分)。  

•  建立绿色教育宣传和实践机制(+8分)。 


(4)资源节约 

•  集约利用土地(+20分)

•  结合当地气候和自然资源条件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10分)。  

•  使用非传统水源(+15分)。  

•  选用可再循环材料、可再利用材料及利废建材(+12分)。  


(5)环境宜居

•  充分利用场地空间设置绿化用地(+16分)。  

•  利用场地空间设置绿色雨水基础设施(+15分)。  

•  采取措施降低热岛强度(+10分)。


(6)提高与创新(加分项) 

•  采用适宜地区特色的建筑风貌设计,因地制宜传承地域建筑文化(+20分)。  

•  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15分)。

•  采用符合工业化建造要求的结构体系与建筑构件(+10分)。  

•  采取措施进一步降低建筑供暖空调系统的能耗(+30分)。


三、申报流程三步走

Step 1:设计阶段——目标设定与预评价

•  对照评价表:逐项核对项目现状,明确需提升的指标。

•  明确等级目标:根据预算与技术要求,优先布局高分项。

•  整合专业团队:建筑师、结构工程师、暖通工程师等协同设计。

•  关键技术选型:选择成熟技术。

•  预评价:施工图设计完成后。


Step 2:施工阶段——严控细节,绿色施工

•  绿色施工管理:控制扬尘、噪音,建筑垃圾回收率≥80%。  

•  材料检测:确保环保材料符合标准。  

•  减少建筑垃圾:使用装配式构件+精准算量。

•  实时监测:安装能耗、水质传感器。


Step 3:评价阶段——竣工运行,成果鉴定

•  收集运行数据:收集项目运行期间的能耗、水资源管理、室内环境质量等数据。

•  现场检查:组织专家进行现场检查,验证项目实际运行情况。

•  专家评审:专家对项目进行综合评审,确定项目达到申请的绿建等级。

•  公示和颁证:评价结果通过公示后,颁发绿色建筑标识。


四、绿建落地的三个关键策略 


1. 设计先行,避免“事后补救”

2. 技术创新,拥抱“低成本高效能技术”  

3. 运营管理,实现“长效节能” 


结语:绿色建筑从理念到行动的跨越 

      绿色建筑不仅是政策要求,更是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未来,随着AI、物联网等技术的渗透,绿建将更智能、更普惠。无论您是开发商、设计师,还是普通住户,都应以“全生命周期”视角参与绿建实践——因为每一座绿色建筑,都是对未来的承诺。  

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绿建之窗”或“本站原创”的文字、图片等,版权均属本网所有,其他媒体、网站等如需转载、转贴,请注明来源为“绿建之窗”。凡注明"来源:XXX"的内容,为本网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也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对不遵守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本网内容者,本站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管理员QQ:  4993067 32533240,紧急联系方式:13693161205。

来源:原创文章    阅读:206    评论:0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首页 - 本站业务 - 评价软件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留言本 - WAP手机版 - 本站招聘 - 问题反馈 - 下载中心 - 配套资料 - 广告合作

通信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宝隆大厦1号楼二层D20   邮编:100070 网站合作QQ:32533240  4993067  | 13693161205(北京)| 010-56208639

京ICP备14061276号-3 网站数据概况 - 最近活跃访客116今日访问人数119今日访问量252昨日访问人数1,867昨日访问量5,486本月访问量98,547总访问量2,327,444 51LA统计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