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学生展示未来绿色新住宅
2013-07-12 作者:绿建之窗
一个名叫“O-House”的绿色新住宅正在清华学生的研发中变成现实,并有望代表中国参加2013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
清华大学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阶段成果交流会日前在该校游泳馆东侧施工场地举行。“O-House”正在紧张有序的搭建过程中,集智能、节能、模块化为一体的未来住宅已略具雏形。现场展示的房子由三个3.3米乘7.2米的使用空间和两个1.1米乘7.2米的设备间组成。整个房子占地面积为87.8平方米,建筑面积为74.9平方米,使用面积为60.5平方米,使用率高达80%。
在这里,居住理想不再是天方夜谭。由学生自己研发的可升降厨房台面,将洗、切、炒过程中所用到的厨具合理归类,将刀具、调料甚至是水龙头藏于升降台面矗通过智能按键控制台面升降,既满足了使用需求,又使厨房整洁干净。
该设计将所有控制系统集成在设备墙上,净空间尺寸仅为360毫米,高效利用空间,电器、水系统、空调系统实现了管网标准化对接,满足模块化组合需要。
除自动控制外,“O-House”将是一个“会学习的家”,这个房子能够学习领悟主人的生活习惯,更加节能。在这个房子里生活一段时间后,房子就能够清楚使用者最习惯的时间作息、最舒适的温度和最常使i的照度等,使得房子更适合居住者。
目前它的主体结构基本完工,外围墙面、内部吊顶、电线等已安装到位。远远望去,这所房子像是丛林里古旧的小木屋,走进去细看会发现,它的用材及内部设计理念相当现代化。
墙面最外层是深褐色环保竹板,利用钢钉固定,再往里依次为木龙骨、保温板、欧松板、薄壁轻钢体系等。别看外墙只有20厘米,在防水保温方面颇费心思。墙壁穿了两层“棉衣”,分别是岩棉和保温板,它们的保温系o很高,在北方寒冷的冬天也能抵御大风和低温,墙体里面还有防水透气薄膜,屋顶也铺设了防水卷材。
有数据表明,;所有垃圾里,建筑垃圾比例很高,约占40%,是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但“零耗能”住宅均使用欧松板、竹板、钢材等可循环利用的材料,回收利用率将超95%。
光电系统震后可派用场
“O-house”之所以打出“零耗能”招牌,是因为它完全依靠太阳能提供能源。清华大学电机系学生已设计出一套“太阳能供电系统”,能利用太阳能光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供房子运行使用。
房子中还设计了光热系统,设备间上铺设了金属板,其下遍布水管,金属板被太阳能加热之后,热量会传递到水管上a将水加热,这些热水可供人们洗浴,也可用于供暖。
团队主要负责a、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董磊说,这所房子可离开市政系统独立运行,尤其是它的光热、光电系统可用于地震灾区临时安置。玉树地震后,他去过两次,发现那里就是用太阳能光板发电。在灾后的临时安置区,主要的问题是缺电,在他们的设计中,光电和光热系统都可独立运行,成a并不高,未来如果批量化生产,再遇地震,可以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