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

绿色建筑在中国的发展(2)

2013-07-28    作者:本站编辑

我国的绿色建筑政策制度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一系列涉及绿色建筑的制度,包括: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制度、绿色建筑示范工程和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以及与建筑节能相关的新建建筑市场准入、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建筑用能系统的运行管理等。
  “十二五”以来,国家的节能减排工作迈上了新台阶,相继出台《“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和《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对全国范围内开展节能减排工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部署。两份文件都对:化建筑节能、推广绿色建筑提出了明确要求。
  2012年4月,财政部与住建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要建r高星级绿色建筑财政政策激励机制,对二星级及以上的绿色建筑按照不同标准给予中央财政奖励。在此引导下,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奖励政策,进一步加大激励力度。
  2013年1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一号文转发国家发改委和住建部联合制定的《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凸显我国政府对大力发展绿色建筑的坚定决心与支持力度。《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到“十二五”末,完成新建绿色建筑10亿平方米,20%的城镇新建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的目标,要求自2014年起,政府投资建筑、保障性住房和大型公共建筑要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并提出财政资金奖励、税收优惠政策、土地使用优惠政策及改进和完善对绿色建筑的金融服务等一系列激励政策。
  时隔3个月,住建部又发布《“十二五”绿色建筑与绿色生态城区发展规划》,将发展绿色建筑与绿色生态城区建设相结合,进一步加强绿色建筑推广力度。
  绿色建筑融资
  融资难几乎是每个新兴产业发展都可能面临的困难之一,绿色建筑也不例外。解决绿色建筑融资问题,要从政策和市场两方面着手。一方面,要健全政策激励机制,加大财政税收支持,充分利用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引导和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比如,利用合同能源管理等市场化的创新节能模式,提供节能诊断、设计、融资、改造、运行管理等一条龙服务。目前,合同能源管理在建筑领域的应用还仅局限于既建筑节能改造,如果能将节能、能效提高纳入新建建筑活动,与绿色建筑开发应用相结合,既拓展了合同能源管理的适用领域,也有助于解决绿色建筑发展面临的融资问题。还可以探索发展诸如公私合作(PPP)等其他市场化适用模式。

来源:中国网    阅读:2278    评论:0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 相关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请先  / 
首页 - 本站业务 - 评价软件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留言本 - WAP手机版 - 本站招聘 - 问题反馈 - 下载中心 - 配套资料 - 广告合作

通信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宝隆大厦1号楼二层D20   邮编:100070 网站合作QQ:32533240  4993067  | 13693161205(北京)| 010-56208639

京ICP备14061276号-3 网站数据概况 - 最近活跃访客39今日访问人数775今日访问量2,613昨日访问人数1,676昨日访问量5,309本月访问量63,886总访问量2,292,783 51LA统计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