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升级6.0简介 | 绿建设计评价软件 V6.0 试用版 |
绿建设计评价软件 V6.0 正式版 |
新标准申报格式文本1 |
新标准申报格式文本2 |
会员专区 | 绿建条文 | 绿建清单 | 视频列表 | 下载中心 | 绿建产品 | 绿建学院 | 绿建服务 | 购买指南 |
-
AI时代的“新”楼王 | 融科资讯中心C座设计
时间:2025-04-12 13:57:51 作者:GBWindows 来源:行业网站 阅读:199内容摘要:2025年,AI热潮席卷全球,国内最火爆的当数DeepSeek。其北京办公室所在的融科资讯中心C座,这座20年前落成的大楼,如今成为中关村“新”楼王,正在见证着中国AI时代的新辉煌。傍晚的融科资讯中心C座区位概况融科资讯中心C座位于北京中关村,北临北四环,西至中关村1公里,周边均为各种科研院所和互联网总部,科研、知识氛...2025年,AI热潮席卷全球,国内最火爆的当数DeepSeek。其北京办公室所在的融科资讯中心C座,这座20年前落成的大楼,如今成为中关村“新”楼王,正在见证着中国AI时代的新辉煌。
傍晚的融科资讯中心C座
区位概况
融科资讯中心C座位于北京中关村,北临北四环,西至中关村1公里,周边均为各种科研院所和互联网总部,科研、知识氛围浓厚,交通便利。项目由SOM建筑设计事务所和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联手设计完成,用地面积1.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近9.5万平方米,由两栋高68.5米、间距63米的板式塔楼及塔楼间大堂构成。
园区为甲级办公商务区,由六幢建筑组成,主要为办公、酒店和配套商业。园区的建筑在地下一层、二层通过两层通廊连接车库、商业,实现资源共享,提高使用率。
整体性设计
项目采用双板连体建筑外形,建筑立面以轻盈通透的玻璃为主,配以灰色石材、金属遮阳板,铸就虚实分明、独特雅致的现代建筑风格。建筑的简洁造型、雅致色彩和用材与园区整体相协调。建筑采用模数设计,设计团队对细部设计尤为考究,力求将设计的整体性贯穿始终,打造高完成度的设计作品。
两栋办公楼采用了板式建筑的平面设计,偏心的核心筒替代了中央核心筒,节省了一侧走廊。办公空间双面采光、格局方正、视野开阔、使用率高。在3.9米层高下,办公净高达到了2.7米,并设计了网络架空地板。
北楼全景
南楼东立面
全玻璃大堂
大跨度悬索结构的全玻璃大堂是设计的最大亮点和难点,大堂采用悬索、拉索和揽风索结合的柔性结构形式,配以立面拉索点式玻璃幕墙,整体造型独特、晶莹剔透、雄伟恢宏,悬索固定在两侧高楼的中筒上,跨度达63米,属于当时国内该类结构的前列。
大堂夜景
悬索从钢梁孔洞中穿过,钢梁间距2米,为避免钢梁 “体”的沉重感,悬索上的钢梁设计成“双片”结构,造型轻盈、流畅。屋顶形成两边高、中间低的优美弧线。设计团队优化了大堂顶部构件,统一了索的直径,去除了钢梁两端连接构件的“边框”,采用了与悬索形似的钢管替代,内部隐藏电线,最终确保大堂结构为“线穿面”的轻盈形态。经过整合后的大堂空间明亮,顶部纯净、晶莹,视野开阔,宛如一座水晶宫。
东侧主入口
办公楼东侧从三层起向东悬挑9米,采用斜拉索,营造三面采光、开敞通透的办公环境。西侧及十七层采用双层呼吸幕墙,节约能源。南侧采用水平丝网印刷玻璃遮阳板,遮挡直射光及眩光。
东侧主入口广场
光的运用
设计团队十分注重光的应用。白天,天窗将阳光引入地下,形成阳光通廊、阳光泳池,提升地下空间品质;夜晚,地下天窗透出的灯光为园林提供了照明。在阳光楼梯间和阳光电梯厅的映衬下,让建筑与室外园林完全交融,打造出融入自然的惬意环境,令人心情欢畅。
大堂映在水中
地下泳池天窗上的水景
大堂内的丰富光影
经济性
板式建筑的平面设计,核心筒置于一侧,完全替代传统的中央核心筒,办公区域双面采光,大堂前、后和顶面均由点式中空low-E玻璃组成。办公区域采用9米×12米与9米×13.5米柱网,具有格局方正、平面灵活、使用率高的优点。在3.9米层高下,办公净高达到了甲级写字楼要求的2.7米,并预留80毫米网络架空地板。每一楼层预留局域网络机房,解决机房承重并提供24小时空调冷却水。
天窗透出的灯光
建筑与园林
传统建筑和园林是中国建筑文化的丰富宝藏,现代设计亦可以从中汲取精华。设计团队将建筑置于花园之上,运用透明、镂空、借景的手法,丰富空间层次,通过种植池、路面、水景和艺术小品将两座楼宇相连,东侧林荫停车场、中庭及南侧花园、西侧步行区等将整个建筑烘托在绿色之上。
面向花园的柱廊
大堂西侧是室外花园和梧桐大道,树木、小路、水景和艺术小品散布其中,成为整幢建筑的重要景观。南北两楼底层双层挑空,与园林景观嵌合于一体,令阳光、美景、建筑完美结合,激发无限创想活力,营造出自然、优美、舒适的人性化商务办公环境。
冬日西侧室外花园
竹下仰望大堂
在完成融科资讯中心C座的设计后,北京建院设计团队也完成了D座的设计工作。D座建筑延续了现代建筑的设计手法,采用了与之相同的灰黑色花岗岩、玻璃幕墙等建筑材料,在方整造型上,以片墙穿插。建成后,整个园区呈现出统一、和谐的现代建筑风格,得到了多方的认可和好评。
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绿建之窗”或“本站原创”的文字、图片等,版权均属本网所有,其他媒体、网站等如需转载、转贴,请注明来源为“绿建之窗”。凡注明"来源:XXX"的内容,为本网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也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对不遵守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本网内容者,本站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管理员QQ: 4993067 32533240,紧急联系方式:13693161205。
手机扫一扫,访问该文章
- 相关文章
-
-
04-11《河南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发布,新增近零能耗建筑评价
-
04-10关于做好2025年重庆全市绿色建筑与节能工作的通知
-
04-09中国绿色建筑发展及预评价和正式评价
-
04-08《住宅项目规范》全文发布!对绿色低碳有规定
-
04-08本月起施行!《上海市建筑市场信用信息管理办法》印发
-
04-07绿建科普 | 3分钟带你成为绿建小达人!
-
04-07绿色建筑,是「烧钱」还是「续命」?
-
04-06山东省住建厅公布10个超低能耗与近零能耗建筑典型案例
-
新闻资讯
本栏最新更新
-
04-20山东:印发《既有住宅适老化改造导引》
-
04-19制定六方面26项措施 上海着力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
04-19江苏 ▎超低能耗建筑发展报告
-
04-18【安徽】印发《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
04-18湖北推出全国首个“老改好”建设指引文件
-
04-17央行等7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指导意见》(全文、一图读懂、答记者问)
-
04-17《东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稳步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有关工作要求的通知》政策解读
-
04-1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的多专业协同创新机制分析
-
04-15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城镇住宅工程质量问题重点整治的通知
-
04-14江亿院士:对建筑节能的认识过程坚持“用数据说话”
本栏推荐
阅读排行
通信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汽车博物馆东路1号诺德中心2期6号楼1201 邮编:100070 网站合作:QQ:1658253059 电话: 13693161205 18501126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