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P手机版 RSS订阅 保存到桌面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软件升级6.0简介  绿建设计评价软件 V6.0 试用版 绿建设计评价软件 V6.0 正式版
新标准申报格式文本1 新标准申报格式文本2

会员专区 绿建条文 绿建清单 视频列表 下载中心 绿建产品 绿建学院 绿建服务 购买指南

居住建筑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案例 > 居住建筑

江阴中华园一期25#、26#楼

时间:2013-08-15 13:38:20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能源世界   阅读:1552  
内容摘要:项目编号: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名称:江阴中华园一期25#、26#楼一、工程基本情况1、建筑类型:住宅2、项目进度安排:项目立项时间:2011年1月12日完成施工图审查:2011年8月24日二、工程概况江阴中华园一期用地为商业住宅用地,项目总投资5亿元,项目用地面积26239.40...

项目编号: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

项目名称:江阴中华园一期25#、26#楼

江阴中华园一期25#、26#楼

一、工程基本情况

1、建筑类型:住宅

2、项目进度安排:

项目立项时间: 2011年1月12日

完成施工图审查:2011年8月24日

二、工程概况

江阴中华园一期用地为商业住宅用地,项目总投资5亿元,项目用地面积26239.40m2,总建筑面积68676.52m2,建构形式主要为框架结构,开发建设周期从2011年8月~2013年7月。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包括地源热泵、毛细辐射.调末端、置换新风、雨水回收等绿色建筑技术问题。 本次绿色建筑申报选取整个项目的其中两栋高层住宅(25#和26#)申报绿色建筑星级标识,25#和26#的用地面积为5940.4m2,建筑面积为28790.0m2。

三、评价内容简介

1.节地与室外环境

(选址p用地指标、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室外环境(声、光、热)、出入口与公共交通、景观绿化、透水地面、旧建筑利用、地下空间利用6等)

本项目选址合理,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评估,场地建设不破坏当地文物、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田、森林和其他保护区。场地选址无洪灾、泥石流等威胁,场地安全范围内无电磁辐射危害和火、爆、有毒物质等危险源。

本次申报建筑为25#和26#两栋高层住宅,人均用地指标为14.5m2/人。

住区建筑布局能够保证室内外的日照环境、采光和通风的要求,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e设计规范》中有关住宅建筑日照标准的要求。

景观绿化采用乔、灌、草结合,构成多层次植物群落,选用多种适合江阴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住区内木本植物种类多达50种,每100m2绿地面积上的乔木数达到22棵。绿地率达到32.2%,人均公共绿地为1.34m2/人。

小区内部主要污染源为噪声污染,来源于商铺噪声,设备噪声。采用低噪声的设备材料,设备设置在地下室,通过地面建筑隔声。针对商铺提出多条噪声控制原则和措施。

场地小区噪声环境满足《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2类标准,日照满足《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l的要求。

住区室外参考郊区室外典型日参数,平均热岛强度约为1℃。

冬季建筑物周围人行区距地面1.5m高处风速为4m/s,风速放大系数约为1.3,住区风环境有利于冬季行走舒适。夏季室外风环境适宜,风速合理,场地内没有明显涡旋和气流死角,有利于夏季的自然通风。

本项目透水地面采用景观绿化和镂空面积大于40%的植草砖组成,总透水面积大于45%。

建筑地下空间主要作用为设备机房,包括雨水收集池,水泵房,配电间等。

2.节能与能源利用

(建筑节能设计、高效能设备和系统、节能高效照明、能量回收系统、可再生能源利用等)

本项目采用高效的围护结构,经过节能计算,申报建筑的节能率都大于73%。

项目采用地源热泵系统作为建筑的热源系统,所选用冷水机组的性能系数及能效比比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有关规定高一个等级。

系统设置室温调节和热量计量设施,对于室内设定温度,规定室内温度低于设定温度1℃以上时,关断此区域的进水管电动阀,停止供冷。用户可通过室内控制面板调节。热量计量采用能量计计量,在地源总管,进楼总管以及分户进管进行测量。

建筑体型设计合理,兼顾朝向、楼距和窗墙比的优化设计,并采用活动百叶的玻璃窗户,室内采光、通风效果较好。

系统选取效率高的用能设备和系统,风机单位风量耗功率和冷热水输送能效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的规定。

公共场所和部位的照明采用高效光源、高效灯具和低损耗镇流器,门厅、配电间、自行车库、风机房照明功率密度均满足现行标准。

本项目采用转轮式热回收设计,单台新风机里设置转轮热回收段。 高层#25,#26,ABCD四户每户1-18(#26 1-14层)层每户由一台转轮式热回收机进行热回收。经过转轮风量为10000m3/h。根据热回收系统经济性分析计算,可在一年内回收m本。

本项目申报建筑均采用地源热泵系统,所有住户均采用地源热泵系统,可以认为本项目采用了超过10%的可再生能源系统。

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水系统规划设计、节水措施、非传统水源利用、绿化节水灌溉、雨水回渗与集蓄利用等情况)

本项目内主要水源为市政管网供水以及雨水回收用水,小区内主要用水为室内外给水/统、消防系统用水、泳池用水、景观绿化用水。其中景观绿化用水采用水源来自雨水回收。

本项目采取多项措施避免管网漏损。阀门采用高性能阀门,给水管道采用铜截止阀或者闸阀,消防管道均采用带锁定装置的阀门。

本项目采用符合《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和《节水型产品技术条件与管理通则》要求的节水器具,项目总节水率超过8%。

本项目地处江阴,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500m3/人,属于重度缺水地区,年降水量为1060.4mm,降水丰富。本项目景观绿化用水全部采用雨水回收用水。

本项目所采用的雨水回收系统,设有管道过滤器,雨水弃流系统,采用氯系消毒方式对雨水进行消毒杀菌,确保水质达标;并i有自来水补水装置以及溢流装置确保水量安全。

本项目透水地面占总室外地面的45%,包括景观绿化和透水植草格,能够有效的起到雨水渗透的效果。在屋顶采用雨水收集装置,减少屋顶径流的同时,收集的雨水用于绿化浇灌。

本项目采用Naox屋面雨水利用系统,其中管道过滤器能够有效防止树叶、树枝等垃圾直接通过雨水管进入弃流池;雨水弃流系统能够对初期的雨水进行弃流,收集弃流后较干净的雨水;水处理系统能够对收集的雨水进行过滤、杀菌、消毒,确保水质安全。

本项目灌溉系统采用自动喷灌系统,达到节水型灌溉的要求。

本项目地处江阴,降水充足,且场地内有足够的屋顶面积,可以使用雨水收集,进行景观绿化的灌溉。需要收集雨水的屋面面积按照全年雨水水量平衡法计算,按照绿化种植面积按照8453m2,绿化灌溉用水约为1.5L/天.m2,则全年灌溉用水量需要4628.0175m3。江阴年降雨量1060.7毫米,屋面径流系数0.9,则需要汇水的屋面面积需要4849.3m2。高层区屋面总面积4963m2,收集的雨水可以基本满足景观用水的需求。

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建筑结构体系节材设计、预拌混凝土使用、高性能混凝土使用、建筑废弃物回收利用、可循环材料和可再生利用材料的使用、土建装修一体化设计施工、再生骨料建材使用等情况)

本项目没有大量装饰性构件,装饰性构件总造价小于工程总造价的2%。女儿墙高度1.5m,没有超过规范要求的两倍。

工程中采用一定量的可循环材料,可循环材料的

总重量达到总材料重量的10%以上。

整个项目采用全装修交付,采用土o与装修一体化设计方案,土建与装修实现一体化设计与施工。

5.室内环境质量

(日照、采光、通风、围护结构保温隔热设计、室温控制、可调节外遮阳、通风换气装置等情况)

本项目住宅内有3~5个居住空间,经过日照模拟分析,每个户型都至少能有两个居住空间满足日照要求。

本项目在卧室、起居室、书房、书房设置外窗,窗墙比满足《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通过采光模拟,各房间的采光系数均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采光设计标准》的要求。

本项目采用有效的隔声、减噪措施。卧室、起居室在关窗状态下的噪声均小于45dB,楼板、分户墙以及户门的空气计权隔声量均能满足要求。

本项目地处夏热冬冷地区,建筑内各房间的通风可开口面积均不小于地板面积的8%。经过自然通风模拟计算,室内自然通风流畅,空气龄基本均不大于60s。

各房间的居住空间开窗具有良好的视野,避免户间居住空间的视线干扰。各户型有均有2~3个卫生间,其中每个户型均有2个卫生间设有外窗。

建筑采用优质的围护结构,经过计算可以确认建筑内表面在设计条件下不会产生结露现象。在自然通风条件下,良好的围护结构也能够保证房间的屋顶和东、西外墙内表面的最高温度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的要求。

本项目采用毛细辐射作为空调系统的末端,在室内设有温度控制面板,用户可根据实际需要对室温进行调节。

本项目采用可调节内置百叶中空玻璃窗,百叶完全伸展水平打开时和完全伸展垂直关闭时遮阳系数分别为0.83和0.18。

各房间内的新风末端采用的是置换通风系统,属于独立新风系统,新风量为30m3(/h•p),室内能够h得足够的新风。

6.运营管理

(节约资料保护环境的物化管理系统、智能化系统应用、建筑设备、系统的高效运营、维护、保养、物业认证、垃圾分类回收等情况)

本项目住宅水、电、燃气均分户、分类计量与收费。

本项目智能化系统定位正确,采用的技术先进、实用、可靠,达到安全防范子系统、管理与设备监控子系统与信息网络子系统的基本配置要求。按《居住区智能化系统配置与技术要求》CJ/T 174中所列举的基本配置,进行安全防范子系统、管理与设备监控子系统和信息网络子系统的建设。小区内的设备管道的设置便于维修、改造和更换。

手机扫一扫,访问该文章




工程案例

本栏最新更新

本栏推荐

阅读排行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绿建资讯网会员群 绿建之窗

绿建集成网:www.gbwindows.net


185 0112 6985(同微信

LEED AP WELL AP

通信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汽车博物馆东路1号诺德中心2期6号楼1201   邮编:100070 网站合作QQ:1658253059  电话: 13693161205 18501126985

绿建之窗网站已运行:4292天9时26分30秒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7284号  京ICP备14061276号-3 网站数据概况 - 最近活跃访客54今日访问人数1,080今日访问量3,954昨日访问人数1,444昨日访问量4,958本月访问量3,954总访问量2,232,851 51LA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