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升级6.0简介 | 绿建设计评价软件 V6.0 试用版 |
绿建设计评价软件 V6.0 正式版 |
新标准申报格式文本1 |
新标准申报格式文本2 |
会员专区 | 绿建条文 | 绿建清单 | 视频列表 | 下载中心 | 绿建产品 | 绿建学院 | 绿建服务 | 购买指南 |
-
如何让设计院“恋”上绿色建筑
时间:2014-02-19 00:34:44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建筑时报电子版 阅读:1481内容摘要:国内绿色建筑发展一直面临着一个尴尬的局面,那就是设计师与设计院的缺位。有业内资深人士甚至发出了“设计院在某种程度上是绿色建筑发展的一大阻碍”的慨叹。那么,针对“规划-建筑-结构-暖通-给排水-强弱电”这一传统建筑设计线性流程上的不同主体,设计院如何才能真正“恋”上绿色建筑,并全力...国内绿色建筑发展一直面临着一个尴尬的局面,那就是设计师与设计院的缺位。有业内资深人士甚至发出了“设计院在某种程度上是绿色建筑发展的一大阻碍”的慨叹。那么,针对“规划-建筑-结构-暖通-给排水-强弱电”这一传统建筑设计线性流程上的不同主体,设计院如何才能真正“恋”上绿色建筑,并全力投入到绿色建筑的设计中呢?
每个环节各持己见
虽然绿色建筑在大学已经流行10多年了,但是对绝大多数设计院来讲还是新鲜事物。
根据“规划-建筑-结构-暖通-给排水-强弱电”这一传统建筑设计线性流程,在规划建筑阶段,建筑师是主体,需要拿出施工方案图。一般来说,建筑师对绿色建筑是比较感兴趣的,因为建筑师是建筑设计的核心,拿到绿标认证之后脸上有光,也有助于日后接项目。然而对于绿色建筑,结构工程师却往往是一派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接下来暖通工程师会说:“我也知道自然通风好,可以学习自然通风的分析软件,但是辛辛苦苦分析完了,证明自然通风可以代替空调,那我就不用画图了,收入也就没有了,等于是自废武功了。”但暖通工程师对新慌通空调设备很有兴趣,因为空调厂家多少会给点好处,但是对被动式技术很抵触,因为低技术或无技术之举会影响他们的“蛋糕”。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给排水工程师更没有积极性,他们如果画雨水收集、中水处理、太阳能热水图纸的话,工作量相当大,但是设计费分成与传统设计是一样的。所以很多时候他们会否定这些新技术,力证这些技术存在问题,没有必要做。强弱电阶段的电气工程师也是如此。
设计院依然弱势
事实上,造成设计院对绿色建筑不同态度的重要原因就是利益分配。发展绿色建筑是对政府、开发商、建材和设备制造商、购房者都有利的事情,而作为建筑业重要环节的设计企业却没有直接利益。设计费未因绿色设计而增加,各个专业之间的设计费分配制度也未因为绿色设计而改变。
来自中科院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的一位工程师说,目前国家对绿色建筑的鼓励都是补贴甲方或者是购房者,而真正承担大量工作的设计院却没有获益。另外,目前设计院之间的竞争比较激烈,很难从绿色建筑设计中提高设计费用,但是相应的工作量增加了。加上各个阶段的设计费b配是固定的,而在绿色建筑设计中,暖通工程师与给排水工程师的工作量增加了很多,但是收入却没有增加,甚至会间接减少。
据了解,与传统设计相比,在绿色建筑项目中,暖通工程师可能需要设置不同的控制系统,进行多次性能化分析,而给排水工程师在原有的系统之外,多了一套供水系统、收集系统、处理系统,而各个系统之间都是需要分开画图的。
“除了具体设计过程中比较麻烦之外,风险也比较大。”上述工程师表示,绿色建筑设计因为没有具体的施工规范,对于设计的施工质量能否达到,运行能否保证,谁也说不准。而按照常规的施工规范来设计,肯定不会出问题。另外时间也是问题,绿色建筑设计是需要经过性能化分析的,目前国内甲方要求出图速度这么快,哪有时间去做分析?一个项目的设计费是固定的,本来一个月时间可以做完,经过这些分析,可能需要四窀鲈拢等于挣一个月的钱,另外三四个月是白干的。
整合设计是出路
其实,在很多设计院对绿色建筑抱着抵触或者是漠视态度的同时,也有一些设计院已经将绿色设计作为未来发展趋势,并开始布局谋篇了。
因此,注重对建筑师交叉学科知识的培养,包括水文气候、微气候、建筑热物理、流体力学、声光学等知识,十分重要。在这里整合设计是值得推崇的,但整合设计的实现需要两个前提:一是整合设计的团队成员必须有相当丰富的专业经验,不是几个年轻人有激情就能整合的;二是设计院要有新型的制度保障,才能调动经验丰富工程师的积极性。 (钟房)
建筑时报电子版 ->2013-08-19->第06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该文章
- 相关文章
绿建知识
本栏最新更新
-
08-10暴雨后的反思!医院防洪设计与应对措施~
-
12-29绿建技术与绿色建材在绿色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
11-27绿色建筑与BIM技术高效整合应用
-
10-08中国绿色建筑发展现状与问题(一)
-
09-23建筑工程管理创新及绿色施工浅析
-
09-09建筑工程管理创新及绿色施工浅析
-
03-20我国建筑碳排放现状及碳中和路径探讨
-
03-06【分享】绿色建筑设计与未来发展方向
-
04-14给排水|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的水专业要点你应该知道!
-
04-01专家视角 | 绿色建造技术体系
本栏推荐
阅读排行
通信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汽车博物馆东路1号诺德中心2期6号楼1201 邮编:100070 网站合作:QQ:1658253059 电话: 13693161205 18501126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