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升级6.0简介 | 绿建设计评价软件 V6.0 试用版 |
绿建设计评价软件 V6.0 正式版 |
新标准申报格式文本1 |
新标准申报格式文本2 |
会员专区 | 绿建条文 | 绿建清单 | 视频列表 | 下载中心 | 绿建产品 | 绿建学院 | 绿建服务 | 购买指南 |
-
清洁能源渐升 全球主要能源消费占比分析
时间:2014-05-30 17:46:16 作者:小咩 来源:绿建之窗 阅读:1618内容摘要: 原油与煤炭、天然气是全球最主要的三大能源。据美国能源信息署统计,全球近4年来能源消费的平均占比为:原油34%、煤炭30%、天然气24%、水电7%以及核电6%。但全球主要能源产销国的能源消费占比却有很大差别,主要原因是各国能源储备及消费结构不同造媪巳大...原油与煤炭、天然气是全球最主要的三大能源。据美国能源信息署统计,全球近4年来能源消费的平均占比为:原油34%、煤炭30%、天然气24%、水电7%以及核电6%。但全球主要能源产销国的能源消费占比却有很大差别,主要原因是各国能源储备及消费结构不同造成了三大能源消费的差异。
从全球能源储备看,目前探明的煤炭储量占全球能源的一半以上,天然气和原油的储量大体相当。从能源储备的结构上来看,天然气和原油的储备所占的比重逐年提高,而煤炭的储量占比下降明显,从1990年的69%下降到2010年的55%。
从能源产量的角度分析,2013年全球能源产量相对均衡,原油占总产量的38%,煤炭占总产量的35%,而天然气占总产量的27%。但是如果考虑到各个能源的储量,这样的产量分布就显得很不平衡。以2013年的能源储量和产量做静态分析,全球煤炭还可以使用118年,天然气还可以使用58年,原油还可以使用48年。
从能源的产量结构分析,在2000年以前,各个能源产量的结构相对稳定,天然气的占比稳中有升,从1990年到2000年,天然气的占比上升了2%,相对应煤炭的占比下降了2%,而原油的占比不变。但是到了2000年之后,煤炭产量的占比大幅上升,10年间其占比从29%上升至35%,与之相对应,其产量的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4.5%。此外,天然气的产量占比平稳,不过其产量的10年复合增长率也达到了2.7%。相比之下,原油的10年复合增长率只有0.7%。
2000年之后,撂坎量大幅上涨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导致煤炭需求大增,而中国本身是煤炭资源丰富的国家,所以2000年之后煤炭产量大幅增加。与此同时,发达国家却有意缓解对原油的依赖,开发其他能源,包括天然气。
从单项能源来讲,全球原油生产国分布较为平均,前10大原油生产国的集中度也只有61%。此外,从10大产油国来看,各大洲分布也较为均衡,亚洲、美洲和欧洲都有高产油国。相比之下天然气和煤炭的产量就显得比较集中,特别是煤炭仅中国就占全球煤炭产量的48%。从集中度来看,天然气的行业集中度为65%,煤炭的行业集中度为93%。
在2000年以前,各个能源产量的结构相对稳定,而到了2000年之后,煤炭消费量的占比大幅上升,10年间其占比1990年的26%上升至30%,与之相对应,其消费量的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3.6%,而原油、天然气、核能和水电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1%、2.5%、0.6%以及2.4%。造成煤炭消费量在2000年之后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还是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从能源消费的总量上看,中国、美国远高于其他国家,高出第三名俄罗斯两倍有余。而美国的原油消费全球第一,两倍于第二名中国的原油消费。同时美国天然气和核能的消费量为全球之最,而中国煤炭和水电的消费量为全球之最。从结构上分a,中国能源的消费结构为:原油17.7%、天然气4.1%、煤炭70.8%、核能0.7%以及水电6.7%;美国能源的消费结构为:原油37.8%、天然气27.6%、煤炭23.4%、核能8.6%以及水电2.6%。
总体来看,a着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煤炭在中国能源中的消费占比将会下降,但仍然是最重要的能源,天然气将会在中国能源消费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手机扫一扫,访问该文章
- 相关文章
-
-
01-11【知识】中国绿建标准和美国绿色建筑标准LEED和WELL区别
-
04-012019年建筑业发展统计分析
-
11-24USGBC启动了Insight-提高性能的建筑项目设计功能!
-
11-08新晋网红:耗资250亿美元的纽约新地标,有什么可“豪”的?
-
08-22中国和美国绿色建筑标准的详细对比
-
08-01绿色建筑美国LEED/WELL资格认证考试
-
07-15绿色建筑节能设计方案评价体系的构建
-
07-03青岛大力推进清洁能源供热发展转型
-
绿建知识
本栏最新更新
-
08-10暴雨后的反思!医院防洪设计与应对措施~
-
12-29绿建技术与绿色建材在绿色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
11-27绿色建筑与BIM技术高效整合应用
-
10-08中国绿色建筑发展现状与问题(一)
-
09-23建筑工程管理创新及绿色施工浅析
-
09-09建筑工程管理创新及绿色施工浅析
-
03-20我国建筑碳排放现状及碳中和路径探讨
-
03-06【分享】绿色建筑设计与未来发展方向
-
04-14给排水|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的水专业要点你应该知道!
-
04-01专家视角 | 绿色建造技术体系
本栏推荐
阅读排行
通信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汽车博物馆东路1号诺德中心2期6号楼1201 邮编:100070 网站合作:QQ:1658253059 电话: 13693161205 18501126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