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升级6.0简介 | 绿建设计评价软件 V6.0 试用版 |
绿建设计评价软件 V6.0 正式版 |
新标准申报格式文本1 |
新标准申报格式文本2 |
会员专区 | 绿建条文 | 绿建清单 | 视频列表 | 下载中心 | 绿建产品 | 绿建学院 | 绿建服务 | 购买指南 |
-
大力推进建筑节能 提升城市生态建设水平
时间:2013-07-25 11:22:51 作者:刘纯银 来源:中国建设报 阅读:937内容摘要:导读: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资源和生态环境均面临严峻挑战。日益突出的城市问题对城市的建设理念和发展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中国能源短缺问题空前突出,建筑节能、建设生态城市已成为当务之急,必须采取措施积极应对。众所周知,目前包括中国在内,全球有很多国家都处.城市化的高速发展阶段。而...导读: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资源和生态环境均面临严峻挑战。日益突出的城市问题对城市的建设理念和发展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中国能源短缺问题空前突出,建筑节能、建设生态城市已成为当务之急,必须采取措施积极应对。众所周知,目前包括中国在内,全球有很多国家都处于城市化的高速发展阶段。而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资源和生态环境均面临严峻挑战,尤其以下三个方面更为突出:一是自然资源短缺已成为城市发展的瓶颈;二是生态环境问题将影响到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三是粗放的城市发展模式会威胁到能源和粮食安全。
日益突出的城市问题对城市的建设理念和发展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我国能源短缺问题空前突出,建筑节能、建设生态城市已成为当务之急,必须采取p施积极应对。
首先,要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据统计,全国每年新建房屋近20亿平方米,建筑能耗已占全国总能耗的30%左右。因此,低能耗、高舒适度的建筑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纵观国际建筑潮流,目前生态节能建筑发展形势更是空前:一是调动一切技术构造手段达到低能耗,减少污染,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目标;二是在深入研究室内热功环境和人体工程学的基础上,研究人体对环境生理、心理的反应,创造健康舒适而高效的室内环境。
其次,大力推进生态节能高科技在住宅中的应用。目前,国内住宅产品开发仍处于粗放型阶段。而市场上开发商利用消费者不成熟的特点,更注重炒作与宣传推广的效果,不愿意投入精力去研究产品的质量与核心竞争力。随着市场机制的完善与消费者的成熟,作为消费者最大的投资与耐久商品巫≌也同其他工业产品一样,需要通过提高技术投入来提升产品质量,从而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生命力。所以,如何通过有限的资金投入提高住宅舒适度,降低建筑能耗及运营费用,是提高住宅科技含量进而推广实施的关键,也将是下一阶段住宅产品发展的主要趋势。
最后,在建立健全建筑节能法律法规体系、完善节能省地型建筑激励政策的基础上,尽快建立健全e建建筑节能准入制度、建筑测评标识制度、建筑能耗统计制度、建筑能源效率审计制度、建筑用能系统运行管理制度、建筑节能推广限制与禁止制度等。有条件的地方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相关经济激励政策,真正形成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的建筑节能氛围。
手机扫一扫,访问该文章
- 相关文章
-
-
03-02建材家居行业开年盛会 第22届中国成都建博会不容错过
-
02-08家居消费需求加速释放,1608家企业参展中国成都建博会布局中西部市场
-
12-232022中国(江西)国际建筑工业化及装配式建筑展览会
-
12-20全面布局2022中国成都建博会宣传与观众组织,助力展商抢跑2022 ——针对有效观众的组织和推广,才是专业展会的硬实力!
-
12-152022第十四届中国(广州)国际集成住宅产业化博览会暨建筑工业化产品与设备展
-
11-242022中国(成都)装配式建筑及建筑新材料展“从有到优”的升级发展万亿产业集群正在形成
-
11-22第九届中国-亚欧建筑建材博览会
-
11-182022中国国际超低能耗建筑产业展览会-双碳新引擎 能耗超低 建筑变绿
-
新闻资讯
本栏最新更新
-
01-21海绵城市:贯彻“景观+海绵”理念!来看融合自然生态美学的“高颜值”海绵景观》
-
01-20《绿色低碳住宅标准》正式实施
-
01-18立法引航,多措并举,推动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
-
01-17打造零碳城市的5个维度22个措施:《零碳城市手册》解读(附全文下载)
-
01-16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三部门:进一步扩大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 促进建筑品质提升政策实施范围
-
11-12美丽上海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新建居住建筑超低能耗比例超过50%
-
11-10绿·碳·慧 | 一图读懂 | 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实施方案
-
11-09“负碳”关键技术有哪些?
-
11-04《美丽上海三年行动计划》发布:新建居住建筑超低能耗比例超过50%
-
11-03黎民绿建:低碳技术创新 缔造绿色建筑未来
本栏推荐
阅读排行
通信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汽车博物馆东路1号诺德中心2期6号楼1201 邮编:100070 网站合作:QQ:1658253059 电话: 13693161205 18501126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