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升级6.0简介 | 绿建设计评价软件 V6.0 试用版 |
绿建设计评价软件 V6.0 正式版 |
新标准申报格式文本1 |
新标准申报格式文本2 |
会员专区 | 绿建条文 | 绿建清单 | 视频列表 | 下载中心 | 绿建产品 | 绿建学院 | 绿建服务 | 购买指南 |
-
实践出真知 建筑师畅谈绿色建筑
时间:2013-10-24 09:53:03 作者:匿名编辑 来源:网络媒体 阅读:1359内容摘要:【导读】:近年来,绿色建筑成为大势所趋。建筑师对绿色建筑的理论理解其实存在着偏差,在现今这个信息高速发展化的时代,对建筑行业人员来说,人人都要懂绿色建筑,并且找到方法去实践。听听这三位建筑师的绿色建筑实战经验,相信会给读者带来一些启发。近年来,绿色建筑成沾笫扑趋。建筑师对绿色建...【导读】:近年来,绿色建筑成为大势所趋。建筑师对绿色建筑的理论理解其实存在着偏差,在现今这个信息高速发展化的时代,对建筑行业人员来说,人人都要懂绿色建筑,并且找到方法去实践。听听这三位建筑师的绿色建筑实战经验,相信会给读者带来一些启发。
近年来,绿色建筑成为大势所趋。建筑师对绿色建筑的理论理解其实存在着偏差,在现今这个信息高速发展化的时代,对建筑行业人员来说,人人都要懂绿色建筑,并且找到方法去实践。听听这三位建筑师的绿色建筑实战经验,相信会给读者带来一些启发。
周旭霖:“集中与分散” 实现绿色建筑设计
周旭霖在英国长期求学并以英国剑桥建筑学博士身份毕业,并作为英国皇家注册建筑师承接建筑项目,积累了不少实战经验,同时因在剑桥大学做模式研究,以及在新加坡从事多年教学的经验,使他对建筑学理论的i究颇深入。他认为从西方建筑学术来看,现代已经过去,后现代正在流行,但理论体系很乱,中国的建筑理论是从西方传过来的,所以更乱,而他所推崇的一种符合绿色建筑设计的理论,是“集中与分散”,他认为当集中与分散运用于实际时,也有利于建筑变“绿色”。
所谓“集中与分散”,周旭霖用的是一种通俗的解释:集中是建筑中较封闭的领域,如一般音乐厅、大剧院,需要封闭的舞台和音响效果,是不通透的;而分散则是通透、自然通风的,如开放式会客厅、大圆柱结构的敞开式建筑部分,集中与分散两种不同的建筑工具搭配使用,可以使建筑物不仅实现功能性效果(主要依靠集中),同时也能节能、有美感(依靠分散)。
如周旭霖展示的一个会展中心项目中,开放式的会客厅由钢架和透明玻璃幕墙组成,视野开阔,采光良好,自然通风;而其集中展厅部分,提供了大量的功能型展位,两个小高层,也构成了建筑的“集中”部分,可以提供给公司做写字楼、办公室。在这个建筑中,集中式的部分当然是主体,但开放式的部分为建筑提供了绿色环保设计,也提供了更优良的配套,更优美的建筑形态。
章伟良:绿色理念 不可缺少的元素
作为绿色建筑设计室—悉地国际设计总监的章伟良,自称自己是工程师,算不上设计师。但他介绍,其所在的悉地国际把绿n建筑当成一项工程师和设计师都要有的意识,使得绿色理念并非一门专业,不是一个符号化的内容,而是从建筑设计到施工都不可缺少的元素。
“我们公司每年有千个项目在进行,体量越小的建筑,越容易实现绿色环保节能,当体量变大,甚至算得上奢侈建筑时,其绿色理念的实现就涉及到更多复杂的设计”,章伟良介绍,建筑的绿色标准范围各地不同,他们会因地制宜对建筑进行考量;而共性的方面是,为了实现建筑“绿色”化,设计师往往会在增加开阔空间,增加采光,增加空气摄入和增加太阳反射和隔热方面做更多的功夫,工程师也会从物理和数理角度对环保节能提出中肯的建议。在他看来,绿色建筑并不是一个专项,对建筑行业人员来说,未来巳硕家懂得运用绿色建筑理念。
汪稼民:因地制宜 产生绿色建筑
汪稼民是广东省环境艺术设计协会会长,也使著名的设计师。他认为绿色建筑的发展不仅仅是工程师与建筑师的事情,在环艺领域,设计师也能提供许多绿色建筑的优秀实践,如百叶窗的应用,绿色植物的巧妙运用,都可以使得建筑更具“绿色”。
他介绍,由他设计的一家酒店,大堂没有安装空调,但无论是酷暑还是冬天,没有客人意识到这一点。“非常舒适,我经常夏天出差时在大堂看书”,他提到一个朋友多年出差入住该酒店的感受时,多少有些得意。
酒店是如何“降温”的呢?汪稼民介绍,这间位于广佛交界处的高星级酒店┐筇貌⒉蝗缫话憔频曜呱咸ń捉入大堂,它反其道而行,客人下台阶进入地下大堂,随即感到阴凉。该酒店的降温妙招还有不少,一字型的建筑体上,在两个凹进去的部位分别设置了一个泳池,凸显浪漫的同时,也吸收了大量热量,水蒸气升腾还可以二次降温;此外,建筑物周边种植了许┳亻悼浦参铮这是东南亚常用的方法,这些植物可以像伞一样遮住阳光。
类似的设┗固逑衷谕艏诿裆杓频牧硪桓鼍频曛小R蛭投资者计划在酒店顶层做文化与艺术会所,汪稼民为其顶层设计了一个热带植物园式的空中花园,不仅实现了顶层隔热,还美化了环境,清新了空气,并提供了与文化艺术会所匹配的优雅环境。
手机扫一扫,访问该文章
- 相关文章
绿建知识
本栏最新更新
-
08-10暴雨后的反思!医院防洪设计与应对措施~
-
12-29绿建技术与绿色建材在绿色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
11-27绿色建筑与BIM技术高效整合应用
-
10-08中国绿色建筑发展现状与问题(一)
-
09-23建筑工程管理创新及绿色施工浅析
-
09-09建筑工程管理创新及绿色施工浅析
-
03-20我国建筑碳排放现状及碳中和路径探讨
-
03-06【分享】绿色建筑设计与未来发展方向
-
04-14给排水|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的水专业要点你应该知道!
-
04-01专家视角 | 绿色建造技术体系
本栏推荐
阅读排行
通信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汽车博物馆东路1号诺德中心2期6号楼1201 邮编:100070 网站合作:QQ:1658253059 电话: 13693161205 18501126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