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升级6.0简介 | 绿建设计评价软件 V6.0 试用版 |
绿建设计评价软件 V6.0 正式版 |
新标准申报格式文本1 |
新标准申报格式文本2 |
会员专区 | 绿建条文 | 绿建清单 | 视频列表 | 下载中心 | 绿建产品 | 绿建学院 | 绿建服务 | 购买指南 |
-
7.2.9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
时间:2025-03-05 09:49:10 作者:GBWindows 来源:原创文章 阅读:359内容摘要:7资源节约7.2评分项 Ⅱ节能与能源利用7.2.9 结合当地气候和自然资源条件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评价总分值为15分,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达到10%,得15分;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不足10%时,按线性内插法计算得分。【条文说明扩展】《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评价标准》GB/T 50801-......7资源节约
7.2评分项 Ⅱ节能与能源利用
7.2.9 结合当地气候和自然资源条件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评价总分值为15分,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达到10%,得15分;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不足10%时,按线性内插法计算得分。
【条文说明扩展】
《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评价标准》GB/T 50801-2013规定:
2.0.1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
在建筑供热水、采暖、空调和供电等系统中,采用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系统提供全部或部分建筑用能的应用形式。
2.0.2太阳能热利用系统
将太阳能转换成热能,进行供热、制冷等应用的系统,在建筑中主要包括太阳能供热水、采暖和空调系统。
2.0.5太阳能光伏系统
利用光生伏打效应,将太阳能转变成电能,包含逆变器、平衡系统部件及太阳能电池方阵在内的系统。
2.0.6地源热泵系统
以岩土体、地下水或地表水为低温热源,由水源热泵机组、地热能交换系统、 建筑物内系统组成的供热空调系统。根据地热能交换系统形式的不同,地源热泵系统分为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和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其中地表水源热泵又分为江、河、湖、海水源热泵系统。
2.0.7太阳能保证率
太阳能供热、采暖或空调系统中由太阳能供给的能量占系统总消耗能量的百分率。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2012规定:
8.1.1(2)在技术经济合理的情况下,冷、热源宜利用浅层地能、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当采用可再生能源受到气候等原因的限制无法保证时,应设置辅助冷、热源。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 (2009年版)规定:
5.2.2A当日照时数大于1400h/年且年太阳辐射量大于4200MJ/㎡及年极端 最低气温不低于-45°C的地区,宜优先采用太阳能作为热水供应热源。
5.2.2B具备可再生低温能源的下列地区可采用热泵热水供应系统:
1在夏热冬暖地区,宜采用空气源热泵热水供应系统;
2在地下水源充沛、水文地质条件适宜,并能保证回灌的地区,宜采用地下水源热泵热水供应系统;
3在沿江、沿海、沿湖、地表水源充足,水文地质条件适宜,及有条件利用城市污水、再生水的地区,宜采用地表水源热泵热水供应系统。
注:当采用地下水源和地表水源时,应经当地水务主管部门批准,必要时应进行生态环境,水质卫生方面的评估。
此外,现行《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评价标准》GB/T 50801、《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366、《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标准》GB 50364、《太阳能供热采暖工程技术规范》GB 50495、《民用建筑太阳能空调工程技术规范》GB 50787、《民用建筑太阳能光伏系统应用技术规范》JGJ203等均对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做出了具体规定。
【具体评价方式】
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预评价、评价。本条分别对可再生能源提供的生活热水比例、空调用冷量和热量比例、电量比例进行分档评分。当建筑的可再生能源利用不止一种用途时,可各自评分并累计;当累计得分超过10分时,应取为10分。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应为其净贡献量,即扣除冷却塔、输配系统等辅助能耗。
对于可再生能源提供的生活热水比例,住宅可沿用住户比例的判别方式,但需校核太阳能热水系统的供热水能力是否与相应住户数量相匹配;对于公共建筑以及采用公共洗浴形式的宿舍等,应计算可再生能源对生活热水的设计小时供热量与生活热水的设计小时加热耗热量(见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的比例(其中已考虑贮水箱作用)。夏热冬冷、夏热冬暖、温和地区存在稳定热水需求的建筑,若采用较高效的空气源热泵(不低于《公共建筑节能设计 标准》GB 50189-2015第5.3.3条要求)提供生活热水,也可得分。
对于可再生能源提供的空调用冷/热量,可计算设计工况下可再生能源供冷 /热的冷热源机组(如地/水源热泵)的供冷/热量(将机组输入功率考虑在内) 与空调系统总的冷/热负荷(冬季供热且夏季供冷的,可简单取冷量和热量的算术和)。
对于可再生能源提供的电量,可计算设计工况下发电机组(如光伏板)的输出功率与供电系统设计负荷之比。
预评价查阅可再生能源利用专项设计文件及施工图、计算分析报告等。
评价查阅预评价方式涉及的竣工文件,计算分析报告,产品型式检验报告。
【条文解读】
条文变化情况:在14版第5.2.16条基 础上发展而来
具体变化:得分要求及档次发生变化, 颗粒度增加
可再生能源利用类型和指标
得分
由可再生能源提供的生 活用热水比例Rhw
20%≤Rhw<35%
2
35%≤Rhw<50%
4
50%≤Rhw<65%
6
65%≤Rhw<80%
8
Rhw ≥ 80%
10
由可再生能源提供的空 调用冷量和热量比例 RCh
20%≤Rch<35%
2
35%≤RCh<50%
4
50%≤RCh<65%
6
65%≤Rch<80%
8
Rch≥80%
10
由可再生能源提供电量 比例Re
0.5%≤Re<1.0%
2
1.0%≤Re<2.0%
4
2.0%≤Re<3.0%
6
3.0%≤Re<4.0%
8
Re≥4.0%
10
技术要点:
◆ 可再生能源:
√ 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
√ 常用可再生能源技术:太阳能供热系统、地源热泵系统、太阳能 光伏发电系统;
√ 特别地:较高效空气源热泵生活热水系统可作为可再生能源。
√ 仅设置洗手盆的建筑,不宜采用集中生活热水供应系统。
◆ 相关标准:
√《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评价标准》GB/T50801-2013、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2005(2009版) 、
《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50364-2005、
√《太阳能供热采暖工程技术规范》GB50495-2009、
√《民用建筑太阳能空调工程技术规范》GB50787-2012、
√《民用建筑太阳能光伏系统应用技术规范》 JGJ203-2010 ……
技术要点: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选用表
技术要点:太阳能光伏系统设计选用表
《民用建筑太阳能光伏系统应用技术规范》JGJ203-2010:
● 4.2.1 规划设计应根据建设地点的地理位置、气候特征及太阳能源资源条件,确定建筑的布局、朝向、间距、群体组合和空间环境。安装光伏系统的建筑主朝向宜为南向或接近南向。
● 4.2.2 安装光伏系统的建筑不应降低相邻建筑或建筑 本身的建筑日照标准。
● 4.2.3 对光伏组件可能引起建筑群体间的二次辐射应进行预测,对可能造成的光污染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系统类型
电流类型
是否逆流
有无储能装置
适用范围
并网光伏系统
交流系统
是
有
发电量大于用电量,且当地电力供应不可靠
无
发电量大于用电量,且当地电力供应比较可靠
否
有
发电量小于用电量,且当地电力供应不可靠
无
发电量小于用电量,且当地电力供应比较可靠
独立光伏系统
直流系统
否
有
偏远无电网地区,电力负荷为直流设备,且供电连续性要求较高
无
偏远无电网地区,电力负荷为直流设备,且供电无连续性要求
交流系统
有
偏远无电网地区,电力负荷为交流设备,且供电连续性要求较高
无
偏远无电网地区,电力负荷为交流设备,且供电无连续性要求
技术要点:地源热泵
适用范围
◆ 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适用于建筑物周围有可供埋设地下换热器的较大面积的绿 地或其他空地;
◆ 建筑物全年有供冷和供热需求,且冬、夏季的负荷相差不大;
◆ 如建筑物冷热负荷相差较大,应有其他辅助补热或排热措施,保证地下平衡。
◆ 水平埋管地源热泵系统适用于单季使用情况,对冬夏冷暖联供系统使用很少, 且场地比较充足的项目;
◆ 垂直埋管适合场地面积较紧张的项目。
技术要点:地源热泵
◆ 评价土壤源热泵系统的适宜性时,必须在地下打井,以获取土壤热物性参数。而土壤源热泵系统热物性的要素指标层主要有:岩土层的导热性能、换热效率、导热系数、地温梯度、热 导率、比热容、土壤温度、地温度相对稳定性、 土壤导热系数、密度与比热乘积、地层岩性、 地层厚度、地层热物理性质。在这些指标中,土壤平均温度及土壤导热系数是比较重要的,这两个系数能更好的反映土壤热物性。
◆ 就一个地区的地貌形态而言,山地,丘陵是不适用土壤源热泵的,平原地带是最适合的。
条文评价:
◆ 生活热水使用比例判定方法:
住宅:用用户比例方法;但应校核供热能力(尤其是集中-分散式);
公共建筑:
● 设计阶段,设计可再生能源设计小时供热量与设计小时加热量之比;
● 运行阶段,以可再生能源全年供热量与全年总耗热量之比。
◆ 空调冷热量/发电量比例判定方法:
● 设计阶段,可再生能源设计供冷/热量(发电输出功率)与空调系统总冷热负荷(供电系统设计负荷)比;
● 运行阶段,以可再生能源全年供应量与全年总消耗量之比。
建议提交材料及技术要求:
专业分类
材料名称
技术要求
评价阶段
建筑类型
暖通设计
暖通设计说明
应体现可再生能源系统设计情况
预评价/评价
居建/公建
空调热泵机房平面布置图和详图
应体现可再生能源系统相关设备的位置及连接方式
预评价/评价
居建/公建
空调热泵机房水系统流程图
应体现可再生能源系统相关设备的连接方式
预评价/评价
居建/公建
室外管线平面布置图
仅土壤源热泵系统提供
预评价/评价
居建/公建
空调方案分析报告
应体现项目的负荷计算分析、设计方案、经济效益计算分析过程和结果(地源 热泵系统应提供地源端的热平衡分析材料)
预评价/评价
居建/公建
暖通设备清单
应体现可再生能源系统相关设备的设计参数(如地源热泵机组的制冷量、功率COP等)
、
预评价/评价
居建/公建
暖通产品说明、产品型式检验报告
可再生能源设备(地源热泵、水源热泵机组等)检测报告
运行评价
居建/公建
运行评价
居建/公建
给排水设计
给排水设计说明
应体现可再生能源系统设计情况
预评价/评价
居建/公建
给排水系统图
应体现可再生能源生活热水系统的形式
预评价/评价
居建/公建
可再生能源热水方案分析报告
应体现项目的设计方案、经济效益计算方法、计算过程和结果
预评价/评价
居建/公建
太阳能集热板平面布置图(太阳能生活热水系统)/机 房平面布置图(热泵提供生活热水)
应体现集热板的位置/热泵的位置
预评价/评价
居建/公建
生活热水产品说明、产品型式检验报告
可再生能源设备(太阳能集热板、空气源热泵等)检测报告
运行评价
居建/公建
电气设计
电气设计说明
应体现可再生能源发电设计情况(系统形式、系统容量等)
预评价/评价
居建/公建
太阳能光伏发电板平面布置图
应体现光伏发电板的位置和面积
预评价/评价
居建/公建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组件连接图/逆变器接线图
——
预评价/评价
居建/公建
太阳能光伏发电方案分析报告
应体现项目的设计方案、年发电量计算过程和结果、投资情况、经济效益分析 过程和结果
预评价/评价
居建/公建
电气产品说明、产品型式检验报告
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检测报告
运行评价
居建/公建
其他材料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运行记录
——
运行评价
居建/公建
可再生能源系统(太阳能、地源热泵、水源热泵系统等)运行记录
应体现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的能耗和提供冷/热量情况,及一年的运行数据
运行评价
居建/公建
运行评价
居建/公建
相关技术及产品:太阳能热水系统 太阳能光伏系统 水源/地源热泵空调 太阳能空调系统 太阳能采暖系统 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太阳能路灯风力发电系统
【相关标准】
7.2.9条 太阳能热水计算
GB50015-2019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pdf 81126 KB 【得分策略】
取决于业主是否使用可再生能能源,建议三星项目使用,性价比高。
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绿建之窗”或“本站原创”的文字、图片等,版权均属本网所有,其他媒体、网站等如需转载、转贴,请注明来源为“绿建之窗”。凡注明"来源:XXX"的内容,为本网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也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对不遵守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本网内容者,本站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管理员QQ: 4993067 32533240,紧急联系方式:13693161205。
手机扫一扫,访问该文章
- 相关文章
-
-
03-027.2.6降低空调末端及输配系统能耗
-
02-247.1.10 建材选用基本要求
-
02-237.1.9 限制装饰性构件造价比例
-
02-22DeepSeek:2025建筑行业最前沿绿色低碳技术大盘点
-
02-17DeepSeek:2025建筑行业最前沿绿色低碳技术大盘点
-
02-15AI能耗需求将超过清洁能源供应增速,科技大厂需要布局“碳移除”
-
02-106.2.9智能服务化系统
-
02-086.2.7空气质量检测系统
-
条文技术
本栏最新更新
-
03-147.2.18选用绿色建材
-
03-137.2.17可再循环材料/可再利用材料/利废建材
-
03-127.2.16建筑装修选用工业化内装部品
-
03-117.2.15合理选用建筑结构材料与构件
-
03-107.2.14土建工程与装修工程一体化设计及施工
-
03-097.2.13中水回用及雨水回收利用
-
03-087.2.12雨水综合利用设施
-
03-077.2.11绿化灌溉及空调冷却水系统
-
03-067.2.10用水效率较高的卫生器具
-
03-057.2.9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
本栏推荐
阅读排行
通信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汽车博物馆东路1号诺德中心2期6号楼1201 邮编:100070 网站合作:QQ:1658253059 电话: 13693161205 18501126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