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看美国绿色建筑协会如何玩转绿色生财术(2)
2013-08-14 作者:www.gbwindows.cn
越早越赚
没有人会否认绿色建筑的优势与好处,但在一段相对漫长的时间里,中国的绿色建筑始终发展缓慢—成本是重要的原因。许多中国建筑业从业者认为,在中国建设绿色建筑,附加成本在5%以上,甚至可能达到10%。而USGBC的数据显示,美国建筑通过LEED铂金级认证、银级认证,增加的成本在2%左右。
但在USGBC中国区总代表梁兆明看来,中国业主完全有办法将绿色建筑的成本降低,关键在于观念:“在什么时机将绿色建筑的理念嵌入到项目中,会很大程度上决定附加成本的多少。越早介入,越早将绿色建筑的设计纳入考量范围,就越省钱。相反,如果你的建筑是在设计已经完成,甚至已经完工之后再去做绿色建筑改造,那就会相当贵。”
这一说法很容易理解:在蓝图上修改,总要比在实体的建筑上修改更省钱。
梁兆明介绍,建筑从选址开始就能获取免费的绿色建筑分数。在LEED新建建筑满分为110分的认证标准中,“社区连接性”被赋予了5分的分-。认证标准列出了20多项人们日常所需的生活服务,包括餐饮、美容、博物馆、图书馆、医疗、停车、干洗、消防、零售等。如果新建筑的选址能保证在其周边800米内可享受到其中的12项服务,就可以获得5分。而如果建筑周边400米内有公交站场、地铁车站,还能够再获得“公共交通联络性”的6分。这11分相当于认证级所需40分的近四分之一。
“只要选址得当,这11分不需要附加成本就能获得。之所以给它这么高的分数,是鼓励业主在高密度地区搞嵌入式开发。一方面,嵌入式开发能大量节省土地资源;另一方面,它让建筑里的人生活更加便利,也减少了开车带来的能耗。这是看不见,但能享受到的。”梁兆明告诉《环球企业家》。
此前,与“看不见,但能享受到”相反,中国的绿色建筑业主们经历了一个被梁兆明称为“爱花钱”的阶段:“一说到要建绿色建筑、生态-,就是要大面积地去铺光伏,去做风电。其实光伏的转化率只有10%不到,价格又高,不见得在所有地方都是一个好的方法。”对政绩和外部形象的追求,令绿色建筑的成本居高不下。
与之相比,“看不见”的被动式节能设计,成为绿色建筑节约成本的聪明选择。与安装节能灯、节水龙头之类的主动式节能设计相比,被动式节能设计需要在建筑设计、兴建的流程之初即被纳入考量范畴,但n次投入即能持续产出。
梁兆明津津乐道的一个例子是美国能源部的新大厦。这座大厦真正做到了0能耗—除了利用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提供电能外,被动式设计亦功不可没。
例如,大厦被设计成进深(建筑物的纵墙之间的距离)仅有60英尺的窄长形状,这使得自然通风更加容易;墙面上安装的空气导引槽能将热空气导引至地下循环水系统,在冬天为大楼地板供热;与传统玻璃幕墙建筑超过7:3的窗墙比不同,它采用的是占墙面面积不到30%的小窗,但窗格经过特殊设计,能导引足够自然光进入室内。这些节能机关全都依靠普通材料,不普通的是设计创意。
除了经济账以外,中国企业还在算另一笔凇USGBC国际业务部副总裁关芷芸告诉《环球企业家》:“LEED是147个国家和地区绿色建筑的共同语言,中国企业如果希望成为跨国公司进入国际市场,好好利用LEED能大大提高声誉,也能让全球的团队有共同的框架。”
数据能佐证中国建筑企业的思虑:今年年初世邦魏理仕发布的报告称,全国写字楼空置率在连续三年走低后掉头回升,达到12.8%。“十二五”期间,仅上海陆家嘴地区就0新增350万平方米写字楼面积。这两个数字意味着,写字楼产品竞争将日益激烈,唯有创新才能生存。
而绿色建筑正是最好的创新噱头。USGBC的数据显示,绿色建筑的租用率比普通建筑高20%,新建绿色住宅的入住率较普通住宅高6.4%,改建绿色建筑亦高出2.5%。仲量联行提供的数据显示,其位于香港的办公室通过LEED铂金级认证后,员工缺勤率在7个月内下降了32%,这一数据无疑会令雇>们大为心动。
(来源:《环球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