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绿色元素 七位设计师谈建设生态新乡村
2013-10-12 作者:绿建之窗
【导读】:2013年10月11日,《乡村“七”望》 论坛在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举行。七位深入广大乡镇、农村地区进行扎实实践的建筑师,以他们的实践经历给予这些问题不同的解答。 现场气氛踊跃,座无虚席。能源世界作为支持媒体,对此次论坛进行了报道。
真正适合乡村的建筑应该怎样设计?乡村生产如何继续?乡村生活怎样维系?乡村环境如何保持?美丽乡村在哪里? 我们又能做些什么?
2013年10月11日,《乡村“七”望》 论坛在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举行。七位深入广大乡镇、农村地=进行扎实实践的建筑师,以他们的实践经历给予这些问题不同的解答。 现场气氛踊跃,座无虚席。能源世界作为支持媒体,对此次论坛进行了报道。
云南沙溪镇低碳社区中心项目负责人黄印武
云南沙溪镇低碳社区中心项目负责人黄印武以“自己的乡村”为题做主题演讲。通过沙溪复兴工程及其社区中心设0,黄印武阐述在他的设计中是如何引导民众从新看待自己的乡村,正确的修复乡村建筑。通过对四方街的修复、古村落保护、沙溪坝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生态卫生设施的建设,帮助村民进行脱贫服务以及进行村内外的交流工作,使得民众从新认识到了自己乡村的建筑的价值,自发性保护自0的乡土文化。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穆钧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穆钧做“授之以渔,本土营造”的主题演讲。穆钧教授首先对毛寺生态实验小学项目、无止桥项目、马鞍桥村灾后重建项目进行技术讲解,穆钧认为基于传统夯土建造技术改良研究,充分震后废墟和本地自然材料,以经济适用、操作简单为根本原则,有效提升房屋安全性能和居住环境质量。并通过现场建造培训,发动村民根据自身财力和需求,自力更生完成家园重建,即授之以渔,本土营造。此外穆钧教授还提到了生土建筑,他表示在欧美发到国家,传统生牟牧系墓逃腥毕菀训玫接行Э朔,并形成一系列较成熟的生土材料性能优化理论及应用技术。如今,现代生土材料及其建造技术已成为广受关注的,实现绿色建筑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
谈到西部农村建设时,穆钧认为现状是急需改善居住条件与生活环境,生态环境适宜恶化,低于传统与特色遗失,生态环境脆弱等等问题。我们应该当遵循“搞科学,低技术”的理念,基n地方传统营造技术的发掘科学改良,充分利用本土自然资源,探寻具有充分地域适应性和可推广性的,适宜性生态建筑之路。
乡村营建社主持建筑师、Oval Partnership/Integer Intelligent & Green董事合伙人郝琳
乡村营建社主持建筑师、Oval Partnership/Integer Intelligent & Green董事合伙人郝琳以“建筑生命的:始”为题进行演讲。郝琳定以现代的设计师的工作应该包括三个属性:空间策略与环境计划、生活方式与产业创新、社会包容与个体发展。并通过毕马威安康社区中心项目,阐释了这个以竹子为建筑材料的建筑的生命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