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建知识 > 文章论文
+

给排水|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的水专业要点你应该知道!

2020-04-14    作者:GBWindows

  近年来,我国绿色建筑实践稳步推进、发展效益明显,全社会对绿色建筑的理念、认识和需求逐步提升,截至2017年12月,全国共评出10 927个绿色建筑标识项目,建筑面积超过10亿m²,2018年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56%,绿色建筑进入了规模发展阶段。与此同时,我国绿色建筑发展还面临满足高质量发展和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新需求。


  总结过去10多年绿色建筑实践中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其一,获得绿色建筑运行标识的项目少,仅占获得绿色建筑标识全部项目的7%左右,侧面反映了绿色建筑项目实施落地的不足;其二,“以人为本”体现不足,2014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以下简称原《标准》)主要围绕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两方面设置评价指标体系,侧重评价建筑本身的绿色性能,而对从使用者角度的关切不多,使用者难以感受到绿色建筑在健康、舒适、高质量等方面的优势;其三,过去的5年建筑领域科技的快速发展,建筑工业化、海绵城市、建筑信息模型、健康建筑等新理念和新技术需要纳入标准。


  2019年3月颁布的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以下简称新《标准》),在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调整。主要从新《标准》评价指标体系和水专业内容的修订要点方面进行分析和介绍。


1 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1.1 评价指标体系

新《标准》在原《标准》“四节一环保”基础上,拓展了绿色建筑以人为本的内涵,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构建了围绕五大性能的新指标体系,见图1。

微信图片_20200302172509.jpg

新《标准》的评价条文由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宜居5类指标组成,与水专业相关指标共计15项,分布在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宜居4类指标中,见图2。

微信图片_20200302172526.jpg

1.2 评价方法

除了评价指标体系的变化,新《标准》对评价方法也进行了较大调整。为了引导和鼓励绿色建筑技术的实施落地,新《标准》重新设定了评价阶段,相较于原《标准》,取消了设计评价,代之以设计阶段的预评价,而绿色建筑的评价则放在建筑工程竣工后进行,见图3。

微信图片_20200302172547.jpg

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绿建之窗”或“本站原创”的文字、图片等,版权均属本网所有,其他媒体、网站等如需转载、转贴,请注明来源为“绿建之窗”。凡注明"来源:XXX"的内容,为本网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也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对不遵守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本网内容者,本站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管理员QQ:  4993067 32533240,紧急联系方式:13693161205。

来源:行业网站    阅读:6341    评论:0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首页 - 本站业务 - 评价软件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留言本 - WAP手机版 - 本站招聘 - 问题反馈 - 下载中心 - 配套资料 - 广告合作

通信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宝隆大厦1号楼二层D20   邮编:100070 网站合作QQ:32533240  4993067  | 13693161205(北京)| 010-56208639

京ICP备14061276号-3 网站数据概况 - 最近活跃访客28今日访问人数697今日访问量2,511昨日访问人数2,146昨日访问量5,988本月访问量131,585总访问量2,360,482 51LA统计
【电脑版】  【回到顶部】